江苏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由2015年的7062亿元增至2021年的1.14万亿元,规模保持全国前列。随着《江苏省“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举措的发布和南京(全国首个)、苏州、无锡三座软件名城的接续创新进步,全省软件产业蓬勃向好发展的势头不减。那么,如何打造适合企业发展的“软环境”?又如何用“软实力”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答案指向了发展的第一要素——人才。
江苏软件产业人才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是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创办,省人才工作有关部门、省骨干软件企业和有关高等院校共同参与设立的非公募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基金会秉承“大力宣传江苏软件产业发展环境和重点软件企业,吸引优秀软件人才来江苏创业或就业,培养江苏软件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开展软件人才工作,为江苏软件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保障”的宗旨,积极打造知名公益品牌项目,已累计培养江苏优秀软件企业家近4000名,服务软件企业900余家次,为全省14万余人次的软件和互联网人才提供了优质的人才公共服务。
强企建设,
用“领军”带动整体发展
全省纳入统计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达4922家,有34家软件企业上市主板和科创板,2家软件企业在境外上市,南瑞集团、润和软件等10家软件企业入选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强,33家企业列入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清单。不难看出,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迅猛,成为江苏软件产业破万亿的主要“功臣”。
今年以来,在省工信厅的指导下,基金会围绕首版次软件、元宇宙、开源软件、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信创技能人才培养、工业机器视觉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船舶工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交通、先进制造、信创先导区建设等主题,举办10场产业领军人才沙龙活动。活动聚焦产业热点和难点,组织企业家开展线上线下交流,促成企业深度合作,服务“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战略,助力多领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说实话,我们以前不够了解造船业,通过领军人才沙龙活动,我们切身感受和理解了船舶智能化需求,了解不同船厂的信息化程度,这能促使我们更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寻求市场突破点。”南京海帆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涛,在参加完“船舶工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领军人才沙龙后,有感而发。
统计显示,领军人才沙龙活动今年共计吸引461位来自政、产、学、研、用、金的领军人才和专家参加。此外,基金会还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省内外院校密切协作,围绕“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业机器视觉”“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交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船舶工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先进制造”“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健康医疗”等主题,实施了5期“育鹰计划”3.0活动,服务省内重点产业领域的企业高管团队,打造领军人才的“摇篮”,今年已培训超过260人。
梯度培育,
从源头抓好“苗子”培养
“爱英之旅”是基金会重点打造的一项公益活动品牌,其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带领省内软件企业走进高校进行垂直招聘。今年上半年,基金会与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联合开展春季线上招聘活动,报名企业365家,审核通过参加招聘企业199家,提供岗位需求8139个;8月启动秋季线下招聘工作,截至目前共33家企业报名参加活动,提供了1798个就业岗位。
10月21日,“爱英之旅”江苏省重点软件企业全国校园行走进江苏科技大学,10余家企业带着总计超过300个岗位走进校园,和应届毕业生们进行了现场双选沟通。活动当天,共有约200名学生参与,活动受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们的一致肯定。江苏金盾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江苏最早从事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的机构之一。谈及当前用人需求,公司HR付蓉介绍,如今企业选“苗子”更加看重选人的实操能力,是否匹配企业和市场需求尤为关键。“通过现场交流、搜集意向信息的方式,我们可以进行初步判断,也能更好地了解学生们的真实想法,所以很感谢‘爱英之旅’搭建的平台。”而来自该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李同学则坦言,平时接触企业和市场的机会很少,通过“爱英之旅”,自己和企业进行了面对面交流,释放了很多就业前的焦虑情绪,也更加明确了求职方向。
自成立以来,基金会已累计举办了90多场大型校园招聘活动,服务了我省软件企业1250家次,参与招聘活动的大学生累计10万余人。此外,基金会还在2021年配合省工信厅完成了江苏软件奖学金申报工作。经学生申请、学校推荐、材料审核、专家评审、资料核查和网上公示等环节,从全国178所重点高校的671名申请学生中,最终确认50名同学获得2021年度江苏软件奖学金,此举也有效吸引了全国优秀软件人才来江苏创业和发展。
打响品牌,
营造优厚发展氛围
今年8月,“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如约在南京举行,而这样的“约定”,一办就是11年。
2022年的大赛自去年12月启动,于今年8月16日圆满落幕。其间,基金会向近400家企业开展赛题征集,共收到企业提交的200余道赛题原型,经过四轮筛选和多次修订,公布了19道赛题。大赛共吸引全国31个省市800余所高校5576支队伍的27000名高校师生参赛,得到了千余所高校的关注、参与和支持,成为软件产业创新发展“风向标”。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赛的获奖作品为江苏企业提供了137件优秀解决方案。
大赛决赛同期还举办了总决赛颁奖典礼、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主题讲座、2022中国软件产教互动闭门会、2022中国软件名园创建工作座谈会、“中国软件杯”十年成果展等活动,进一步树立了软件产业创新标杆、指引了创新方向、展示了创新成果、激发了创新动力、汇聚了产教融合创新智慧。
软件产业永远是朝阳产业,那么对于江苏来说,产业破“万亿”之后的路将怎么走?如何解决江苏软件行业长期存在的有高原、无高峰的问题?相关负责人表示,基金会将一如既往地抓住人才主线、服务产业发展。今年,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江苏省优秀软件企业首席标准官(企业标准总监)、首席执行官、首席技术官遴选培育工作。年初以问卷形式向42家省内重点软件企业开展调研,公开征集标准遴选意见,首批共收到优秀软件人才申报培育入库223名,最终遴选出首席标准官(企业标准总监)、首席执行官、首席技术官培育对象共49名。“也许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不会立刻收效,但在问题和目标均非常明确的前提下,这些工作一定会为江苏软件产业发展提供持久且有效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