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宣 林元沁 王梦然 顾敏 杨频萍
统稿 杨频萍
教育、科技、人才被放入战略任务中进行统筹部署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要理论创新,极具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进一步加强教育、科技、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如何以系统思维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科技工作和人才工作,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动力、激发潜能,代表委员立足自身岗位统筹思考、精心谋划。
夯实教育根基,服务发展全局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的重要载体。来自高校的代表委员们深感责任重大。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为新征程上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奋斗方向,高校应将自身发展置于国家发展的宏观格局中担当作为。”省人大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郑永安表示,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国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科技自立自强,特别是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的任务更加紧迫,“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高质量发展中的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双一流’高校要担负起自主培养一些关键领域顶尖人才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郑永安介绍,南航近年来新设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综合能源等专业方向,今后要不断把学科交叉融合等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在国家战略所需的重要领域着力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省人大代表、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利根说,学科是高校发展的根本,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有效抓手。学校将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依托学校的全国重点实验室、产教融合平台、三亚研究院、智库等重大平台,聚焦农业创新“大问题”、农业生产“真问题”、农村发展“新问题”,开展有组织科研,精心组织培育学科团队,完善人才制度体系,实施人才分类评价,鼓励人才扎根田野,攻关前沿,服务产业,“新征程上,我们要在高质量推进科教人才强省建设中,更好扛起新使命,不断为现代化新江苏建设注入‘原动力’。”
“江苏高等教育整体实力处于全国前列,既有基础更有责任展现更大担当作为。”省人大代表、南京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张利民说,把学校事业发展融入国家和全省战略布局中去谋划和推进,坚持“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学校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重点打造现代服务业智库品牌,积极筹建粮食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和粮食文化研究院,着力加强有组织的科研创新,持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能力。
汇聚强大合力,提升创新整体效能
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科技产出创新成果,人才蓄积创新动能。联手做好加法,发展的动能更澎湃。“我们要和高校拧成‘一股绳’,实现‘1+12’聚合效应,协同打造创新新力量!”省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周江涛告诉记者,去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入选国家首批建立卓越工程师学院计划,八五一一研究所负责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接建设,今年将有第一批高校硕士生、博士生参与课题项目。“目前,首批卓越工程师学院已经挂牌,我们也将选派所内工程师到高校读博士,实现高校、科研院所的双向奔赴,更好更优地培育工程创新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深感统筹谋划的重要性。“新征程上,我们的研发、创新都朝着高质量发展迈进,企业对于高层次人才的渴求前所未有。”省人大代表、无锡百年通工业输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萨日娜说,近年来,企业频频与高校、科研院所携手,加快创新研发进程,比如与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建立“校企合作”模式,高校学生直接深入企业实验室、生产车间做课题,高校教授同时也是企业研发项目的“合伙人”,与企业共同攻克关键技术瓶颈。“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化,去年,企业留住了一批毕业即能‘上手’的研发能手,再过几年,我们有信心培养出一支青年工程师队伍。”她说,随着研发团队的壮大,今年企业重点研发项目实现“再提速”:“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智能输送系统”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不仅为企业赢得了订单,也提高了产业链创新能力。
省政协委员、江苏视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明华说,“去年公司实现了我国防蓝光光学树脂单体从无到有的突破,得益于学校与扬州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化学学院‘抱团’联合攻关。”王明华说,在自有研究力量之外,公司引进院士专家团队,“我们开年就设立了引进高端人才计划,在合作激励机制上勇破‘天花板’,合力打造创新的新力量。”
加强深度融合,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江苏科教资源富集,进一步加强教育、科技和人才的深度融合,既要利用既有优势,更需持续探索促进三者互动的平台和机制。
面对新一轮发展的“时与势”,如何更好地服务江苏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是省政协委员、常州科教城管委会主任祝正庆思考最多的问题。他认为,要发挥好科教城内47个科技创新研发平台的科研资源集聚优势,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相协同,还有体制机制需要完善。“比如有的大院大所来到常州后,对当地产业情况并不熟悉,缺少市场化的嫁接机制,导致创新资源和企业需求之间很难实现精准匹配。”他透露,近期科教城将出台相关激励机制,大力培育职业技术经理人,打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而在产教融合方面,科教城将重点发挥好1所本科大学和5所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集聚优势,把学校的课程设计、教材编制以及实训资源和新能源产业发展需求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更好地服务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
省政协委员、南通大学党委书记尚庆飞表示,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是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南通大学将立足自身使命,自觉担当作为,下好创新“先手棋”,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自觉为全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战略支撑。作为在通唯一一所省属公办本科院校,在完成省委省政府赋予的使命任务的同时,南通大学还将积极服务、积极融入南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南通的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作出通大应有的贡献。前不久刚刚闭幕的南通市两会明确提出,要坚决扛起“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支点作用、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重大使命,南通大学要在扛起这一使命的过程中发声发力,坚定不移传承弘扬我们的先校长张謇先生“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在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中,与市委市政府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切实把南通大学办成南通人民满意的大学。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推动超30个项目和30场高端会议、活动落地。”省人大代表,南京大学校长助理、苏州校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索文斌说,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将学校教育实践与人才、科技工作及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通盘考虑,紧贴产业发展需求,苏州校区已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等4个学院和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研究院等5个研究院。今年还计划布局生物医药、考古文博等满足苏州发展需求的学科方向;大力推进应用技术科研平台建设,江苏省集成电路先进制程工程技术联合实验室等机构开始运行;同时,苏州市委市政府出台意见,通过19条重磅举措支持学校人才招引,目前已招引院士3人、国家级人才24人,预计到今年底,高水平师资队伍达350人。
用好科教资源,培育人才沃土
省人大代表,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华说,“南京科教资源丰富、创新基础扎实、改革机遇叠加,深入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的应尽之责。”当前,南京正以创建国家级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全国重要科研教育中心城市优势,推进国家海外引才计划,会同在宁高校共同建设“双一流”大学,加速培育集聚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卓越工程师,“我们将聚全域创新之能,强化全域共建共享,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共建、‘卡脖子’技术协同攻关、战略人才力量联合培养,在服务国家战略同时,不断擦亮南京创新的金字招牌。”
“加强三者协同发展,必须通过高位战略统筹和顶层设计,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和综合改革措施,明确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省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刘加平认为,在创新体制机制上,各地各部门要强化“一盘棋”思维,加强党对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领导,着力破除制约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一体化协同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刘加平对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设一批省级特色产业人才集聚区”等部署印象深刻,“这些举措都是加快三者融合的重要路径,期待江苏下一步还有更多前瞻性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