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城是历史留下的宝贵财富,承载着苏州历史文脉,也是无法复制、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昨天,由苏州市委、市政府主办,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姑苏区承办的苏州古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家咨询会在市会议中心举行。12位现场发言的领导、专家和企业家代表结合古城保护发展、研究课题及经验做法发表真知灼见,围绕进一步提升古城品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科学精细保护和资源活化利用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为古城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开启新思路、提供新方法。
创造更多更好的苏州案例
杨保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
首先,要以文化自信高度看待苏州古城保护与传承的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多次就坚定文化自信、加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作出重要论述、领航指路。过去的40年中,苏州市整体保护老城、有序开发新城,形成老城和新城协调共生的经验,成为我国名城保护工作的重要样板。希望苏州能够按照时代的新要求,以文化自信高度看待苏州古城的时代价值,延伸历史文化遗产认知的时间轴,把跨越时空、超越区域、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进一步凸显苏州文化自信,展现苏州江南文化底蕴,将苏州古城打造成具有世界级文化创新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式现代化的苏州样板。
其次,要坚持全面、真实、生动地讲好古城保护的苏州故事。苏州古城的保护更新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发展,留住文化根脉。要以大历史的宽度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要以一盘棋的高度塑造保护传承的整体格局。要以社会全视角的广度做好保护传承的统筹工作。
三是要结合城市更新试点,将文化厚度、民生温度和绣花精度融入苏州古城保护更新工作。在苏州古城保护更新工作中,要注意根植文化厚度,坚持以用促保,推进活化利用;要注重人民群众的温度体感,延续城市人文环境和生活场景。要加大政策机制研究,注重打造精品工程。
今年是城市更新工作的关键一年,希望苏州能够在古城保护与更新工作中既体现出传统苏工苏作的精雕细琢,又能展现苏州的锐意开拓,将对古城历史文化的呵护与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结合起来,形成并实现一批具有示范性、彰显性的保护更新项目,为名城保护新阶段、城市更新新试点,创造更多更好的苏州案例。
让古城保护空间成为多维空间
周岚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住建厅厅长
苏州是一个建新城、保老城非常经典的案例,通过发展空间和保护空间的错位,实现了保护空间和发展空间的良性互补。
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让苏州的古城保护空间同时也成为文化的发展空间、创意科技产业的发展空间、老百姓的怡人生活空间、世界来看中国人典雅生活方式的旅游目的空间呢?
这实际上很难,在一个空间内实现那么多的命题,可能要比前一个40年的成功更难,但也更具挑战性。苏州的古城保护要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还要成为世界的范例,需要更精心的谋划,在实践中要做到品质优先、控制节奏、试点先行、动态提升。
品质优先,是指新一轮的古城保护更新实践应该是立足于做一个成一个,成为保护和发展融合于一体的时代精品。
控制节奏,是指目前19.2平方公里历史城区有100多个项目,一轮改造意味着未来更新机会的丧失,所以总体上要珍惜当代的实践。
试点先行,是指要通过每一个项目的探索试点,在工作实践的过程中获得动态提升。
从这个角度上讲,我觉得还有很多的方法和机制是需要去改变、需要去探索,这其中也包含流程的再造。比如说,对历史城区的城市更新项目,我认为应该规划、设计、策划、运营、管理、治理一体化,这个过程中既包含自上而下的政府部门、专家的引导,也包含自下而上的市场力量、市民力量的参与。多方都觉得好,它才可能是好的。
苏州的各项工作一向是走在江苏前列,不断创造经验,帮助全省工作水平提升。我们将全力支持配合苏州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讲好苏州的历史文化保护故事。
活化利用使苏州古城活起来
单霁翔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学院院长
40年来,苏州为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做出了表率,比如保护老城建设新区、建筑高度控制等方面。去年我写了一本书,介绍香港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从香港的经验来看,最关键的两个词是活化和伙伴。活化意味着建筑在使用中保护,伙伴意味着政府不包办一切,在给予投资修缮以后,由非盈利机构来根据市民的意愿进行开放式的合理利用,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参与到城市建设和历史文化建筑的活化利用。
城市在保护好文化资源的前提下,也要积极拥抱这个时代,特别要积极拥抱年轻一代。面对未来,苏州还要讲好苏州故事。比如,每个园林主人,根据他们的经济条件、文化追求,是很有讲究的,但如果市民、游客不了解,也是徒然,所以要讲好苏州故事,不能认为是千园一面。此外,苏州还可以增加夜间活动场所,游客和年轻人都希望城市能有夜间活动的空间。
苏州可以恢复古城风貌,恢复粉墙黛瓦、平缓开阔的城市景观特色;织补水陆双棋盘的道路街巷系统,有利于步行和公共交通,以人的尺度进行设计,通过慢行街区的设计形成步行街这样怡人的街区,把城市空间还给市民。我们甚至可以大胆设想,将干将路恢复成步行街,再现古城原有肌理。同时,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提供新的城市文化空间,丰富城市文化内容,实现文旅融合;形成文化创意产品的营销和制作密集区,形成有魅力的步行街区,聚集人气。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通过20年的努力,使苏州古城实现了保起来;进入20世纪的20年,经过20年的努力,使苏州古城实现了美起来;如果再通过20年的努力,使苏州古城实现活起来,我认为是非常了不起的。
科学精细保护集聚古城保护改造动力
王建国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今天的苏州,不仅是全国GDP超2万亿元的超级经济强市,更是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创新的一座强市。对苏州古城的系统性保护,我有三点体会:
首先,苏州是全国唯一要求全城保护的一座古城,从城市的生存和生态研究的角度来看,历史上一座城市的周边面积应该要有50倍及以上才能养活这座城市。而苏州的四角山水恰好是在这座城市的生态足迹范围内。
其次,保护需要遵循城市发展的规律,要科学保护、精细保护,要注重它的不同尺度,从市区、街区到建筑的多层次来保护肌理。片区既包容生活又有风貌整体性,关联到很多载体的建筑单元构成,也承接城市的肌理和尺度。本质而言,保护就是要让建筑延年益寿,因此要有点长期主义的耐心。城市本质上是动态演进的,不是凝冻在某个历史阶段和高光时刻的艺术品。比如,我们讲城市是一个博物馆,是指每个时代都留下了它的精华,精华荟萃到博物馆中,就构成了城市有年轮的、可阅读的历史城区。城市博物馆就是海纳百川、美美与共,这才是城市的本质。
在古城的改造保护中,我赞成社会资本的合理介入,但需要把握分寸和投资回报的利润边界。同时,我们更加需要社区内生的保护改造动力。这也是共同富裕、共同缔造和以人为本的历史文化保护的初衷,在这方面,苏州可以做创新探索。以退为进,逶迤前行,这才是符合一个城市和一个历史街区生长的规律。
最后,互联网时代流量汇聚和IP聚集也非常重要。城市发展过程中因为科技进步、功能演化、结构改变引发的城市改造,还是需要人为的正向干预,及时诊断、及时保护、及时修补、及时再生更新。可以利用更多苏州本地的资源,让它向古城集聚,正向传播历史文化保护和老城市新活力的意义和价值。
历史街区保护与再生需要新策略新手段
常青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城乡历史环境再生研究中心主任
我想说的可概括为三个字:感、惑和策。
第一个是感,就是对保护成就的感受。我觉得苏州历史城区保护如与国际上历史名城作比较,其作为和成就非常不容易,难度要大得多。像巴黎的老城区,19世纪中叶70%以上中世纪以来的老街区,都改造为新古典的工业时代城市景观了。而像苏州这样农耕时代的古典风土城市,竟整体延续到了后工业时代,而且做到了全面保护,我认为无论在哪个国家这都是很难做到的。因此,苏州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古城保护标杆。
第二个是惑,就是对求解瓶颈问题的迷茫。苏州是一个古典风貌的样本,除了文物古迹,大量一般质量的木构老宅子和窄小街巷,很难再适应今天的生活。街区肌理保护要求其勉强存在,而活化再生又缺乏内外动力,于是成了极难解决的瓶颈问题。尽管苏州相对而言已经做得很好了,堪称标杆,但要再上一个层次,还需要新的探索。
第三个是策,就是对排忧解难的创意。我提一点想法,也可以说是建议。我觉得苏州历史城区可以作为文化产品看待,在实施策略上,对历史城区构成应有所区分,针对不同的文化消费人群和不同的年龄层次,也应选择不同的对策。现在很大的一个难点,是历史文化街区怎样才能够区分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策略来解决瓶颈问题。比如说,古建筑和古园林是安全的,主要是活化利用问题。但上述风貌性建筑及街巷怎么办?是权宜性搁置,还是允许对其翻建提质,这是西方也在探索的再生设计途径(regenerativedesign),也即在保持肌理的前提下,通过从功能业态到空间形态的创意重塑策略和设计手段使其获得再生。
点线成网系统化提供古城保护范式
段进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
对苏州古城保护,我有三个阶段的宏观认识:第一个阶段是古城保护,即保护阶段。在这个阶段就把苏州整体的城市格局、形态、风貌保护下来,让江南园林、小桥流水以及江南水乡文化和吴文化代表的所有内容受到了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认可,让古城物质遗产保下来;第二阶段就是改善民生。解决生活环境的条件改善,包括路网体系、公路设施的配套,让城市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让居民住下来;第三阶段是提升活力,让城市多种功能复兴,让古城活起来。
以此为基础,苏州想要在全国做出示范、为世界提供范式,我也有三点设想:一是要形成城市生活的场景。一个城市要形成完整的生活场景,不光是旅游,也要有居民和生活的各种功能的共生共存。二是要完善城市的动力功能。一个城市不能只靠旅游和文化,应该有一个完整的动力功能,让它复兴和产生活力。动力既可以是产业,也可以是创新,还可以是文创。三是强化系统规划和设计。应当把城市的点和线组织成网,这也是让城市复兴的重要元素。同时,这个网也是要自身能成系统的一个网,从点、线发展成网络是城市生活场景恢复的重要方面。在市域一体化的推进过程中也要注重加强古城和老城、新城乃至其他区域的联系,譬如把人民路延伸到吴中区和吴江区。古城保护不是说要把古城圈起来保护,和其他区域都没有联系。保护要做好,功能延续、协同发展的关系也要做好,要扩大体系性的规划和设计。
在方法论的转变上,我认为还需要四个支撑。一是政策支撑,鼓励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建;二是激活动力,动力包括明晰产权使用方法、政策的反馈等等;三是继续解决难点和瓶颈问题;四是建立一个体制,让自下而上的力量能够发挥作用,让公众真正能参与社区规划和城市建设。
助力老城区商业跨越式提升
房超华贸中心创始人,华贸集团董事长
古城商业的核心问题是人口结构和商业生态。我认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不能只是保护古建筑、古城市,更重要的是保护人文和精髓。
对于老城区商业,建议侧重于把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科技研发、文化创意、高端商业及旅游等相关产业升级为区域支柱产业。文化是城市最高和最终的价值。通过做强文化产业,像研发科技一样研发文创,研发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挖掘苏州的历史文化和百工百艺等非遗资源,使苏州成为高端的江南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旅游地,成为追求江南文化生活人群的聚集地。古城还有大量的会馆、状元府邸、名人故居等,可以加强与各地商会和企业总部的联系与合作,通过改造提升和招商引资,吸引总部办公入住和商业活动有效利用,带动老城区现代服务业和文创产业发展。
石路商圈包括阊门、山塘街、老石路商街和即将开业的苏州华贸中心等商业区。苏州华贸中心将成为高端商业和国内外著名品牌集聚的商区。如果能与老石路商街和山塘街形成联动,将成为苏州物理空间尺度最大、业态最丰富、历史传承最悠久的商圈,将代表苏州商业发展的历史和未来。石路商圈内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既有上塘河和护城河围绕,沿上塘河往西两公里即为寒山寺、西园寺,往北几百米是留园,往东三公里即是虎丘,还有阊门和万人码头等历史古迹。最重要的是这条线水陆并行,共同支撑起苏州东方威尼斯江南生活方式典范。大石路商圈可以形成消费体验区、以人为本的城市慢行系统。
苏州华贸中心是继北京华贸中心之后第二个华贸中心。经过与合作伙伴反复研发修改,苏州华贸中心2023年将进入全面招商和装修阶段。苏州华贸中心将全力为老城区商业焕新和石路商圈建设做出贡献,使老城区乃至全市商业得到跨越式提升。
数字引领古城未来产业焕新
杨洁毕马威中国副主席,华东及华西区首席合伙人
产业焕新的首要任务是激活传统存量文化的发展动力,即基于江南文化禀赋,进一步升级古城文化产业的存量价值。苏州作为江南文化的核心精髓,长三角文化、江南文化的集中体现,应该以传承千年技艺、展现精美的工艺、传播江南的文化为核心,发展传统演艺、观光旅游。
同时,应当把握文娱消费热点,焕新古城文旅的业态内容。随着年轻人群和中等收入人群的崛起,对文化旅游的体验性、参与性、观赏性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苏州也可以通过昆曲、评弹等戏曲文化禀赋优势,导入话剧、脱口秀等创新演艺内容,音乐剧、歌舞剧等大型IP剧种,丰富发展古城剧场演艺。也可以依托拙政园、网师园等江南园林,古城门、运河等物质文化资源,发展园林浸入式演出、古城门灯光秀、运河水秀等实景演艺,特别是要依托江南文化禀赋,打造江南文化节庆。
产业焕新的另一个领域是通过数字引领来做好文化增量,结合数字技术,推动文化产业本身的数字化发展。将传统的文艺演出与云平台、直播平台结合,开设云打赏云包厢等多种实时交互模式,增强现场观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感;将昆曲、评弹等的文艺演出,在尊重版权的基础上进行网络直播,建设云上昆曲曲库,发挥文化产业上云的传播优势。依托丰厚的历史人文、苏工苏作、江南文化底蕴作为创作素材,吸引更多的数字创意企业布局,通过文化的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古城文化传播和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双向奔赴。
除此之外,苏州还可以利用山水、园林、古迹等多样实景载体,结合全息投影、三维立体声的光电、无人机技术、AR/VR、3D互动灯、高压水雾等科技元素,创新古城文旅场景的数字化,实现古城文旅场景的数字化。
注重打造整体业态内容生态
陈向宏顶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乌镇旅游公司总裁
苏州在我心目中是一个中国最有可能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城市,在打造市民、游客对苏州独特的文化、生活、美学的向往上,我提出六点建议:
第一是注重苏州片区整体风貌的打造。区别于大多数古城对某个厅堂、特定历史遗存等单点的保护,苏州应当加强研究整体区域片区的协调打造。让市民、游客走进古城、住在古城,回到百年前的苏州,陶醉于一屋一宅、一河一巷。
第二是注重整体业态内容的规划。以往一些城市不少保护规划都是先说总规、控规、详规,再出效果图,但往往效果图与实景图大相径庭。也有不少历史街区千城一面,呈现出的都是老房子+灯笼非遗展示+小吃两种模板。在古城的规划中要把内容、功能和空间放在前面,再考虑整体的片区整治。
第三是注重市场化运营管理的主体建立。古城在保护之外,也有经营的功能。在市场化运营及管理中,应当在民众分散经营管理的基础上,确定一个统一的经营主体。
第四是注重研究单体建筑的有机更新方式。民居建筑具有时间可读性。江南民居的修复本来是一种工匠修复的形式。但目前许多建筑的修复都是一站式模式,破坏了原有的建筑细节和小体量变化的特性。苏派建筑有丰富的建筑语言,讲究小体量的多变以及融入自然的趣味性,精细化修复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五是要从整体来构建古城的基础设施,管线地埋、污水管道、消防都要进行专门的研究与规划。
第六是注重打造世界性文化艺术品牌。苏州要有活力,需要年轻人喜欢,所以在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还要研究新的生活业态,打造苏州特有的生活美学。
强化特色注重立体化保护
龚良南京大学博导,江苏省文旅厅原副厅长、南京博物院原院长
苏州城里文物保护的单体以及环境做得都很好,要做得更好其实很难。我想是否能让苏州名城保护增加几个探索的方向:一是立体的,即地上和地下统筹考虑、传统和现代有机结合。其中主要是解决交通问题。现在原住民的美好生活体现不足,最主要的问题是解决不了交通。我认为,如果是大思路的话,整个地下都应让交通穿过;小思路的话,重点的历史街区,应该要做一些地下空间利用。二是修复的,要把过去做得特别不适合名城的地方恢复回来。三是江南的,最江南的概念,是在老城区的历史街区内去除多余的非江南的东西。江南是自然和谐、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景观特异、技艺精湛、生活富足,我们应该要保留的是江南精致的文化生活。这样做,有利于名城的保护发展,有利于文旅的融合发展,有利于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也有利于人民的美好生活。这样的地方,更可能成为更好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我建议:一是要重视地下苏州城的挖掘保护利用。比较一下南宋平江图、清乾隆十年的姑苏城图和民国十年的最新苏州城厢明细全图,包括今天规划的姑苏城图,老城区整体格局几乎没有变化。这些老城区地面上的文物都保护得很好,但是地下的宋城呢?我们做的工作可能还不够多。苏州现在几乎没有地下遗迹的展示,这个展示是可以做的。二是苏州应该修缮古建筑,开辟为公众服务的场所,让居民步行就能够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增设小型的商业和文化设施供市民交往,让学校、医院周边有休闲场地。姑苏的地上地下应该成为一个无边界的博物馆,让人们通过全域旅游来看苏州的新中式生活。这样的苏州,应该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地上地下史迹与文化融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是老城区人民生活最美好、最幸福的历史文化名城。
构筑苏州的IP发掘人间天堂文脉
金元浦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导、教授
苏州在古城历史文化的重建和保护上做了非常细致的工作,令人惊叹。我想谈一谈在新的发展状况下,我们怎么样来更快、更高和更前沿地推动苏州的发展。比如,如何全面规划设计苏州的元宇宙城市发展大战略、大平台、大系统?如何在新的AI发展的机遇下,抓住ChatGPT的技术应用前沿,动员各方面力量引进人才和企业站在前列?如何将科技方面的优势与文化创意融汇起来?如何打造整体苏州文脉IP?如何建设新活力城市高质量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我们看到苏州出台的很多举措带来了一个元宇宙产业快速发展的窗口期。元宇宙应当说是一片新蓝海。元宇宙顶层设计分为三个层次,而做好苏州城市发展未来趋向,既有基础层的最新技术开发,也有第二层次的产品开发服务,更有各行各业的应用,如工业元宇宙、文旅元宇宙。在元宇宙中,苏州更应关注最前沿的ChatGPT,它是人工智能技术浪潮中的一个高点,包括艺术、建筑、文化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发展空间。城市元宇宙是元宇宙产业崛起的一个枢纽。我们希望在未来的创新发展时期,人们要把元宇宙作为全球发展的一个总的平台、总的系统。
我们还需要寻找苏州文化的魂。苏州是江南文化的强大内核,是中国人间天堂生活美学之都,可以做出古今文脉时尚的IP。构筑苏州的IP,就要发掘人间天堂的文脉。这个城市是一个生活之都、艺术之都、非遗之都。在整体发展中,这些都和生活美学密切联系在一起,要兼具历史深厚的积淀,也要看到今天的两创发展。新和旧、今和古融合为一体,这是我们要做的。在未来的发展中,守正创新、古今一体的人间天堂的文脉,是我们特别想推崇的苏州的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对大IP的探索,苏州要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文化名城。
引入多元资源推进古城保护再生
韩冬青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博导、教授
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它不一定是在我们讲的狭义的文化产业里面才会产生,在其他产业里面也会产生文化,在百姓的生活当中也会产生文化。如果每一个人的生活当中能够融入这些古城的历史文化信息,有文化传承的信息,又有当代的生活、当代的生产,这样的生活本身就具有文化的属性。
从更广义的层面而言,文化既能融入一个产业当中,也能融入市民和游客的生活当中,从这个视角来看,就不能够很严密地、甚至也没有必要很严密地分出哪些是文创的、哪些是文化的、哪些是生活的、哪些是其他产业的。在这种传统的分类之外,更应该有融合的思想。
因此,我建议注重多元的资源引入,来共同推进整个古城的保护再生,促进活力转化的工作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就需要引入不同的资源来共同努力,也会吸引更多的专业团队来参与。不管我们是在哪一个角度、作为一个什么角色、不管立足在多大的场面或尺度上去工作,我们所延展的思路以及所能考虑到的问题,都应当是综合、一体以及融合的。在我看来,以这样的思维推进古城保护更新发展,可能对我们的保护、更新和活力一体化工作的促进更为有效。
此外,很多事情并不是一个纯粹在学理上、在观念上说一定是想清楚了才去做,特别是方法论层面的问题、技术层面的问题,都需要在实践当中去发现、去破解,因此,只要把握正确的行进方向,就应当尽快地推动实践的进程,在实践的过程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行动的道路上不断纠偏、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不断在问题中寻找方法,在方法中找到答案。
(苏报记者胡毓菁李浛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