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中新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将双边关系升级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同时确认实质性完成两国自贸协定升级后续谈判。
对江苏而言,新加坡是一路同行的“老朋友”,更是共赢未来的“同行者”。据南京海关统计,2022年,江苏对新加坡进出口1149.2亿元,增长15%,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2.1%。新起点上,双方如何巩固“黄金成果”,借力中新双边关系晋级这一重大利好,深入推动经贸合作提质升级、全面开花?
旗舰项目“再升级”,
苏新合作全方位深化
放眼江苏,苏州是与新加坡往来最频繁、合作最紧密的城市。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首个旗舰项目,苏州工业园区自诞生起便承担着开放合作、改革试验的使命。在商务部公布的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该园区连续7年位列第一;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总部、全球灯塔工厂云集。
“推进中新合作29年,园区完成了从‘试验田’到‘示范田’的转换。”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委员会主任卫严说,在开发建设初期,园区借鉴了新加坡在城市规划方面的先进经验,编制了一份高标准的总体发展规划,并建立了一系列刚性约束机制来保障规划实施始终如一,“也正是这份规划,保证了园区近30年发展建设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精细招商”是从新加坡取到的“真经”之一。当年,国内很多开发区还停留在“等商上门”的时代,而苏州工业园区已实行小分队、多批次“上门招商”。园区投资促进委员会主任蒋卫明说,当时园区“抢先一步”招引的企业,如今很多已经成为园区内的总部企业、领军企业。
新加坡“金融元素”也为园区发展起到了“加持”作用。星展、华侨、大华三大银行全部落户,而新加坡国际商务合作中心、新加坡苏州商务中心,也已成为中新企业双向跨境投资的重要平台。“新加坡是重要的国际金融市场之一,深谙‘金融+产业+生态’的重要性。”园区金融发展和风险防范局局长朱晓焱深有感触,园区企业在发展的关键阶段,总能及时获得金融“活水”,区域经济“血脉”得以畅通、强劲。
今年2月,太仓、昆山、吴中、相城、苏州高新区组成的苏州代表团,直奔新加坡,成功签订40个合作项目。“苏州与新加坡的合作正加速向全市域、全领域、全方位深化,未来将面向科技创新、双向投资、服务贸易、绿色发展、数字经济、营商环境、人文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交流,高质量推进互利共赢。”苏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紧扣“高质量”,
苏新合作打开新空间
中新双边关系升级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为双方未来合作划定了重点、明确了战略方向,业内认为,“高质量”更是一大关键。
新加坡在绿色技术、金融服务等方面具有鲜明优势,这也是新加坡与南京近10年来合作的重点方面。截至2022年底,南京全市累计批准及设立新资项目507个,实际使用外资35.6亿美元。“新加坡是南京重要的投资来源地和贸易伙伴。”南京市商务局对外交流合作处相关负责人以龙头项目南京生态科技岛为例介绍,早在2009年,该项目就明确了“生态科技城、低碳智慧岛”的发展定位,如今,其打造的全岛滨江风光带、湿地公园等已成为南京城极具代表性的“绿色空间”。此外,近年来,南京本土企业焦点科技、亿嘉和、美思德化学、基蛋生物等4家上市公司也借助“新宁合作”的契机赴新加坡投资。
“下一步,南京将聚焦服务业开放创新,深化与新加坡的合作,同时引导企业用足用好RCEP等自贸协定关税优惠,助力两地企业降低进出口环节成本。”南京市商务局对外交流合作处副处长周全表示,将紧抓南京获批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机遇,积极发挥“服务业扩大开放和自贸试验区”两大国家重大开放战略机遇的叠加优势,立足于“新加坡—南京重点项目合作委员会”工作机制,与新方建立更高能级的开放链接,鼓励支持两地企业共同开拓服务业领域新蓝海,合力推动服务业开放先行先试和制度创新,进一步深化拓展双方合作新空间。
在无锡,新加坡胜科城镇发展有限公司与无锡高新区合作共建的“无锡新加坡工业园”已成长为全市国际化程度最高、高新技术产业最密集、单位面积产出最大的工业园区。“未来,集团将大力引进新加坡成熟的城镇开发及建设经验,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主攻方向,在项目招引、产城融合、绿色低碳等方面持续拓展与无锡的深度合作。”胜科集团首席执行官赵万成信心满满。
携手“向未来”,
“双向奔赴”谋共赢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中新两国合作逐步向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拓展。近年来,在江苏与新加坡的“双向奔赴”中,“含绿量”足、“含金量”高的优质项目,正为双方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南京本土民营企业中圣集团自主研发的专利产品“带中心测温管的低温热棒”,被指定为青藏铁路冻害治理的唯一技术储备。“企业寻求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不断走出舒适区,要在国际市场的搏击中增强本领、提升竞争力。”中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宏新敏锐地看到新加坡市场充满机遇,决定带领企业赴新加坡上市。
新加坡对于企业上市的要求非常严格、具体,这也倒逼企业不断提升管理能力。郭宏新感慨,企业在摸索中前行,逐渐了解了国际市场的制度、规则。“新加坡是国际金融中心,中国企业可以通过进入新加坡市场,更好地对接欧美等市场,获得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江苏企业“走出去”,新加坡企业“走进来”,深度交融交往中,迸发着发展火花。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新加坡金鹰就将投资中国的“首站”放在江苏,多年来,集团产业布局已遍及南京、无锡、苏州、南通、常州、泰州、盐城、宿迁等8个设区市,累计投资300多亿元。“江苏是新加坡金鹰在中国最大的战略投资基地。”集团主席陈江和说,中新联合声明为企业下一步投资中国、深耕江苏注入了信心,指明了方向。
当前,新加坡金鹰投建的南通如皋产业园,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项目总投资达410亿元,也是目前该集团在中国单一城市、单一省份投资最大的综合型项目。据悉,项目投产后,将形成年产20万吨莱赛尔纤维、200万吨高档白卡纸的生产水平,引进的先进设备和技术,能确保做到废水全部回收处理不外排,清洁生产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江苏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良好的营商环境,更有强大的‘制造家底’作支撑,对于跨国公司而言,江苏是片‘春意融融’的投资沃土。”陈江和说,“我们将发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鼓励和支持更多投资者了解中国市场,走进江苏。”
记者 王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