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物利用做出“艺术品”
“绿色文化教育学堂”引导青少年动手做环保
□本报记者 徐盛兵 文/图
“哇,真漂亮!”“这就是啤酒瓶、毛线头、彩色纸做成的?”12月23日,城厢镇第四小学五(1)班和五(5)班的孩子们看着课桌上一溜手工制成的“艺术品”,不禁感慨。这是“太仓绿娃行动废弃物制作竞赛”的作品,呈现在同学们面前,并接受评委的评奖。
“我们平均每天都会产生2公斤左右的生活垃圾,这些垃圾有些被填满、有些被焚烧,处理的过程中多多少少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难道我们所认为的垃圾,真的是一无是处的么?”来自埃克森美孚(太仓)石油有限公司的志愿者们在“绿色文化教育学堂”上给出了答案:“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他们把Reduce(少买)、Repair(修复)、Reuse(二手)、Recycle(回收)及 Reimagine(改造)的理念带进小学。在志愿者们的帮助指导下,3所小学近1200名学生听过志愿者们的环保知识课。
“绿色文化教育学堂”是今年4月起,由埃克森美孚(太仓)石油有限公司支持,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指导,在太仓3所小学开展了以环境教育为主,低碳绿色生活为实践的课堂,其目的就是引领学校青少年动手做环保,增加青少年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乐趣。城厢镇第四小学是其中的一所,港城小学、朱棣文小学也参加了“绿色文化教育学堂”活动和太仓绿娃行动废弃物制作竞赛。志愿者们带来了各种废弃的瓶子、纸张、线头等,为孩子们示范怎样把废弃物通过自己的巧手转变为艺术品。12月23日,埃克森美孚(太仓)石油有限公司的志愿者们又一次走进这3所小学,看看孩子们的学习成果。
“如果我们能把这些资源再利用,变废为宝,那不也是一种节约、一种环保吗?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并让我们在变废为宝的过程中享受乐趣。”五(1)班的张欣怡告诉记者,上学期,他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把喝完的牛奶瓶、饮料瓶洗干净,用家里闲置的各色毛线加以装扮,使废弃的瓶子变身为漂亮的编织花瓶。“原本将被丢弃的两样物品,经过我们的巧手变成了一件件独具一格的艺术品,能不让人开心吗?”她说,尽管她只获得了三等奖,但她依然很高兴。“获奖是一种鼓励,关键是要有变废为宝的理念。”王小雨是一等奖获得者,她说,变废为宝的过程就是一个创作的过程。
据戈建红老师介绍,本次活动由城四小五(1)班和五(5)班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共同参与。“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潜藏的创新思维和制作能力,更加深了对废物再生利用的认识。”戈建红说。
最终,活动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当孩子们从志愿者手中接过奖品时,个个开心地笑了。当天,港城小学、朱棣文小学也对孩子们的作品评出了奖项。志愿者们表示,通过这样的活动能让更多的孩子了解自己的生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学习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是他们的追求,“以后这样的活动还会继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