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红娘“非诚勿扰”红遍大江南北,帮助一对对有缘人速配牵手成功。而在虎丘街道山塘社区也有这样一个热心的红娘,她不图名利业余时间甘当“月老”,一做就是50年,为百余名男女青年牵线搭桥,其中成功有近20对,使他们步入幸福的婚姻殿堂家庭生活和睦美满。
今年79岁的郭筠秋是从上世纪60年代做现成媒人开始当起红娘的。当时,结婚后不久,有街坊家的孩子要结婚,但还缺一个媒人,就把她拉去做现成媒人。有了这次经历,她觉得当红娘蛮有意思,也很有成就感,加上她本来就是一个热心人,平时能接触到很多人,于是就当起了红娘,邻居家哪家姑娘大了没有对象,单位里哪个大小伙子还没有成家,在了解了他们的性格、爱好、职业、文化程度等基本信息后,她会一一记在肚子里,再根据掌握的信息进行匹配,介绍男女双方相亲。
第一次做红娘是为一个远房的亲戚作介绍,当时怎样的情景虽不能牢记,但让郭阿姨记忆深刻的是安排人们第一次见面的地点是放在了石路的鸭蛋桥。当时这个亲戚在外地当知青,眼看一直要在农村修“地球”,作为女子年纪越大心里越焦急,只希望能找一个城市户口的、有固定的工作就把家成了。也是巧,不久,郭阿姨就看到身边就有一个合适的人选,这名大龄男青年外表虽一般但在一家国有企业上班人老实,正是合适的对象。在通过侧面了解到他没有对象后,一把两人相互介绍认识,也许是两人的缘分已到,很快就好事成双了。这以后,她又连着介绍了五对青年认识,谈了一阵朋友,他们最后都是幸福地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郭阿姨是个快乐人,在她看来“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能促成一段好的姻缘,这是生活中最快乐最积德的事情。然而也许是一开始介绍的对象对对成功非常顺利,这就让她产生了莫名的成就感,直到经她介绍的隔壁弄堂小妹离了婚后,才让她打起了一段时间的退堂鼓。原来,这对离婚的年轻夫妻一开始也有过一段幸福的生活,无奈丈夫一次喝醉了酒,失手打了妻子,将原来就有的矛盾更加激化。当得知隔壁弄堂小妹是因为挨了打赌气回到娘家的,郭阿姨马上心急如焚地骑着自行车去男方家讨说法。这次调和虽然还是以没有结果告终,这让郭阿姨非常内疚,以致后来下男方家楼梯时,不慎将脚扭伤只能上医院裹夹板,再叫了三轮车回家。这次脚伤,她在家休养了三个月才好。
时间又过去了好多年,到1993年郭阿姨从企业退休后,担任了社区居委会主任,认识的人多了,一些家有大龄儿女的居民也希望她重操旧业,于是原来就热心的她也想通了,做媒人也不是包拍胸脯的,只要尽心尽力了,他们缘分到,自会花好月圆;就是走不到一起,也是强求不得的。这样一有时间她就会相帮着张罗相亲,一辆自行车,将整个苏州城都骑遍了。担任社区主任9年后“二次退休”,空闲时间一多,她也就更加热心地做起了红娘。为了保证成功率,介绍男女青年认识后,她并不是由他们自己去谈情说爱不管了,而是会在他们相处一段时间后,会了解一下他们的进展、熟悉程度,然后根据他们的情况作些友情提醒,如果得知有误会发生,还会想着办法积极协调斡旋,使双方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下去。
在老苏州每每做媒成功,素有请媒人吃蹄膀的习俗。不过做红娘这些年来,除喜酒外,郭阿姨只吃到过一次蹄膀、一尊蛋糕、一顿饭,经常是贴了时间和精力又贴车钱,但是她还是乐此不彼。前一阵,因爱好文体的她打得一手好腰鼓,虎丘周边的一家企业请她过去为员工教授,传授过程中,她了解到一名外地姑娘到了谈婚论嫁年龄却还没有对象,马上又一次自告奋勇。果不多久,她的信息库里就收集来了基本符合这名女青年要求的男青年,一介绍,果然双方满意,双方家长也满意,交谈了一阵后目前已打算领取结婚证。因为感谢郭阿姨介绍了一个好女婿,女方家长后来还特地请郭阿姨吃了一顿饭。
做红娘这些年来,郭阿姨有最深的体会是如果说改革开放前,男女青年更看重的基本条件是家庭成分、身体条件、个人爱好三大因素外,那么现在大家所看重的就基本上变为经济条件、职业情况、个人长相和文化程度了,其中又以房子为最主要。所介绍的有几对中仅仅因为男青年家境一般没有房子而最终分手,郭阿姨觉得是非常可惜的,女孩子其实更加应该放远眼光,只要人品好,一套房子又是不能保证幸福婚姻一辈子的。还有一点有意思的是,如今的第一次相亲也省了她这个媒人非得到现场了,不会上网用电脑的她,是要来双方的QQ,帮他们一交换让彼此先熟悉起来。郭阿姨说:我现在做红娘要比以前轻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