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整治, 怎样才能见长效?
“河道刚刚被清理干净,又被人扔入各类垃圾”,这是正在整治中的姑苏区虎丘街道青龙河遇到的痛心事,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并非第一次发生。
早在几年前,为了提升河道水质,古城内诸多河道被陆续清淤,政府投入了不小的费用,清淤整治的效果有目共睹,沿河居民也从前后环境的强烈对比中感受到水环境好转的各种好。不过,令人尴尬甚至痛心的是,河道清淤之后,过不了多久可能又会陷入天然“垃圾箱”的悲剧。河道垃圾的死灰复燃,提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水环境的治理,不是简单清淤几次河道、集中一个时段突击检查就能终结,如何建立一个坚实有效的长效机制刻不容缓。
如今聚焦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曝光、通报、整改、问责,以个案为抓手,以具体的问题为契入点,大势传导环境保护的压力和责任。显然,“263”专项行动的果敢和力度让人拍手称快,直呼过瘾,不过,在继续响应环保民生诉求、扩大整治的覆盖面时,如何把环境治理的成果巩固好,也饱含着更大的期待。
整治后的河道反复陷入“公地悲剧”,就证明在长效方面还需要花大力气。提升生态保护水平、提升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水平、提升环境监管执法水平,这是“三提升”的大致指向,具体的路径在哪里,需要不断优化和创新。
具体到“六治”之一的黑臭水体的治理,怎样来解决治理的反复性?前道的河道清理,后道的对污染行为的问责,都必不可少,但是中间最常态的日常监管是难点。问责的前提是要揪住造成河道污染的始作俑者,开放的水体如何来抓现行?沿线安装监控,有关部门增加巡逻保洁的力度,这些都应该有,不过对于居民身边的污染,也还需要借力居民自己。要想方设法充分调动沿河居民参与河道治理的积极性,他们是河道整治最大的受益者,要让他们从最可能的污染源变成最卖力的监督者,这里面,有文章可做。比如让沿河居民组成护河的志愿者队伍,政府甚至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来保证他们的积极性。河道污染,问题出在水里,但根子还在岸上。城区河道要从根治上告别黑臭,要堵还要疏,通入居民共治,让他们在参与中增强责任意识,这是长效管理的应有之义。
□苏报评论员杨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