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入初二,孩子的学习就进入了快车道,家长的焦虑也随之多了起来:孩子成绩不稳定、学习不尽力、学科不平衡、“好话”听不进、甚至放弃学习……家长常会疑惑,孩子怎么啦?为什么和以前大不一样了?这样的状态还能升入高中吗?担心不一而足。
其实作为初中老师,这些情景常常觉得就在眼前,看着这一幕幕心中也是着急、无奈和心疼,明明是潜质不错的孩子,为什么到这个阶段就出现问题了呢,其实这和学科难度有关,和孩子的学习习惯有关,和孩子的综合素质有关,问题的根源或许早已种下。
学业压力增大,初二增加了物理科目,学习难度也大于初一,这对初一勉强应付的学生来说,迎来了学习的挑战,学习变得比以前困难。初一积累的问题逐渐成为继续学习的障碍,如英语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往下学难度大大增加,无法应对;文科类的知识点愈来愈多,前期的漏洞,逐渐成为学习的绊脚石。学习是一个循环,前面学得好,后面也相对容易,进入的是良性循环,前面没学好后面困难多,甚至跟不上,学习进入恶性循环。有些小学时比较优秀的孩子,特别是女孩子,因为学习非常努力,所以成绩优秀,初二,甚至初一,学习的难度增加,孩子的学习能力没进步,成绩也会下降。
前期问题爆发,孩子读小学时,由于学业相对简单,聪明的孩子其实不用花多少力气就可以基本掌握,所以家长们不会有什么警觉。也有些家长认为,小学阶段就是要让孩子好好放松,到了初中再好好抓孩子的学习。刚进入初中,学习难度还不大,孩子们还带着不服输、好好表现的心态认真学习,所以大部分孩子在这个阶段,一些问题还没有很明显地显示出来。越到高年级学习习惯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不少孩子在小学的时候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我们常说的欣赏老师、自学预习、专心上课、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善于提问、切磋琢磨、独立作业、仔细审题、练后反思、复习归纳、整理错题、客观评价等,如果这些习惯没有养成,还靠小聪明应付,初一还勉强,到了初二就会漏洞百出。
非智力因素作用大,能不能吃苦,有没有耐心,有没有进取精神这些非智力因素逐渐在学生学习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果从小就没有培养孩子吃苦精神,生活都是由家长全包,从未感受过生活的艰辛,自己没有克服过什么困难,那么初二的学习困难就像一座大山向孩子压过来,上课要认真听讲,中午要完成作业,连体育课也要学习相关的运动技能,晚上等着的还是作业,英语、语文还有大量的默写和背诵,很多孩子根本无法面对这一切,慢慢退下阵来,开始向困难投降,甚至出现厌学。
所以对孩子的培养应该从小学甚至幼儿园抓起,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习成为孩子成长的一个部分,有了好习惯学习就会循序渐进,到学科难度增加时,先前的基础、方法、习惯足以应对,一般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成绩滑坡。
在培养孩子时还要注意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孩子有吃苦精神,能独立面对困难,这就要求家长从小给孩子克服困难的机会,不能事无巨细都由家长包办,错失锻炼良机,等到需要孩子独立面对时无力应对。
当然,在初中这样的关键转折点,孩子特别需要家长的关心和帮助,如果孩子学习出现波动,家长要仔细了解情况,帮助孩子找到问题所在,及时解决问题;如果孩子学习还不够自觉,很多默写背诵不能完成,家里要有一个检查表彰机制,督促孩子完成;初中的孩子还很需要家长的鼓励,经常寻找一些闪光点,鼓励孩子,给孩子加油,给孩子进步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