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讯(驻高新区首席记者 周建越)昨天,位于苏州高新区的“区领军人才”企业——江苏中海昇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新品通气会,其自主研发、拥有近20项专利及著作权的“灌无忧”可让混凝土浇灌“看得见”,使建筑施工进一步智能化。
“一直以来,因为桩基施工多在地下作业,看不见桩基浇灌浇灌了多少,使混凝土浇灌的准确定位很难把握。一些老师傅只能通过空落或测绳去探测,实际浇灌的桩体总会超出设计要求很多,且每根桩长短不一,需要花费很大力气在敲桩、截桩上,费时费力又影响整个工程效率。”高新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中海昇总裁张海滨介绍,他们联合新西兰国家工程院、同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机构历时3年潜心研究,专注于解决灌注桩施工中超灌管理问题的专业物联云平台已经建成,可通过传感器,实现“物与物”的交流——当灌注桩浇灌达到设计标高时,它会立即报警提醒施工方停止浇灌,误差可控制在3%以内。
“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其实不容易。其中,传感器要清晰地分辨出泥浆与混凝土,需要大量的介质数据支撑。我们的研发,很好地解决了混凝土介质与泥浆介质的区别。这是这套系统的核心所在,是我们通过大量实验提炼出来的。”张海滨告诉记者,“灌无忧”产品已拥有近20项国内外专利及著作权,可避免混凝土浪费、节省敲桩截桩费用及废料处理费用,让施工效率进一步提升、让管理者实时了解施工进度,增强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而为“灌无忧”服务、支撑起来的“建筑工程物联云平台”,可将环境实体信息纳入到他们研发且易于读取的云平台上,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平台作用,通过手机查询到施工进度、具体设备的运营情况;在改革传统工程项目工作模式的同时,也改变了建筑人的生存环境。
据悉,未来中海昇将立志打造智能物联生态圈,通过他们的“公有云”,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同时把上下游厂商进行融合,打造一个较完整的智能物联生态圈,成为亚太地区建筑工程物联及信息化云平台的创新者及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