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线如何回归“安全线”?
如果说,以前我们把斑马线不礼让更多归结为执法缺乏有效抓手的话,那抓拍系统的增设就能够起到抓现行的作用,提高违规被咎的概率,自然会提高违规的代价,以此能够倒逼交通的守法守规。不过,在抓拍系统逐步跟上之余,还需要多管齐下。
“机动车经过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显然,这是从法律层面上保证斑马线的安全性。理论上,斑马线是道“安全线”,但现实尴尬的是,机动车不礼让,频频引发斑马线事故,“安全线”反倒成了“生死线”。
斑马线不礼让,这个城市顽疾如何治?据有关部门的信息发布,从7月1日开始,对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的行为,市区将采用抓拍系统进行抓拍,第一批点位都在幼儿园旁,下半年将在全市范围内陆续增加。
不礼让,就抓拍。显然,这种动真格让人看到了治顽疾的希望。而就在市区启动抓拍系统的前几天,园区文萃路上,一辆轿车“横冲”斑马线撞飞两个人,一名老太不幸身亡。惨烈的一幕也再次昭示了根治斑马线不礼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无论如何,都不能再让斑马线成为“生死线”了,那如何让斑马线回归“安全线”?如果说,以前我们把斑马线不礼让更多归结为执法缺乏有效抓手的话,那抓拍系统的增设就能够起到抓现行的作用,提高违规被咎的概率,自然会提高违规的代价,以此能够倒逼交通的守法守规。不过,要看到,硬件设备投入相对有限,增设布点有一个过程,而且也不能保证所有的斑马线都配备抓拍系统,这种情况怎么办?个人以为,在抓拍系统逐步跟上之余,还需要多管齐下。
其一,让处罚更加严苛。如果说抓拍提高的是查处的概率,那处罚的力度还可以再加重。斑马线不礼让,无论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主观的恶劣程度,还是从实际可能造成的危害大小来说,50元的罚款和记3分不足以让人长记性或者说产生一种敬畏感。
其二,用好头羊效应。我们常常在批判国人的劣根性时会提到从众心理,“中国式过马路”就尤为典型。一个人带了不好的头,后面的人也就跟着不守规矩了。其实,反过来,同样是“头羊”,也可以起到好的示范作用。在邻近城市杭州,机动车斑马线礼让行人为什么做得好,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公交车和出租车在礼让方面带了好头,这样的经验对我们有借鉴意义。
其三,继续加大文明的倡导。在如今,城市之间的差异已经不再只是高楼大厦这些外在的东西,城市的文明、人的素养更让人印象深刻。一道小小的斑马线,折射了规矩意识的有无,也彰显了文明程度的高低。相信,不少人也已慢慢有了这样一种体验:作为行人,过斑马线时看到司机减速慢行,从被礼让中能够感受到了一种小温暖;作为司机,遇到斑马线会有意识地提前放慢速度,从礼让别人中,心里也会泛起一点小确幸。这些心理的细微变化,都是文明养成和提升的好开始。
□杨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