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 21 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赛事上,来自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昆曲社团的小选手程灿、赵桐以媲美专业水准的表演,赢得了在场评委的一致认可。她们凭借一曲《牡丹亭 · 游园》,摘下了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个人金奖。
作为新苏州娃的程灿说,学习昆曲很辛苦,可是越学越喜欢,"我想把这门最古老的戏曲艺术传承下去!"
与专业学校选手比拼"孩子能拿奖不容易"
"普通学校的学生,练功的时间一定不能与专业学校相比。"跨塘实小昆曲专业指导老师周雪峰说:"一路走来,他们能拿下这个奖不容易。"周雪峰,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从 2001 年开始,他就与跨塘实小结缘,一直对该校昆曲社团的孩子们给予专业指导。他告诉记者,程灿与赵桐都是三年级时被选上的,"当时从音色、个头、扮相等来看,这两个孩子都是好苗子。"周雪峰说。
不过即使是好苗子,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训练,那也成不了才。每周,周雪峰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前往学校给孩子做专业指导,压腿、开胯都有具体精确的标准,如何唱、怎样配合身段,这些都由他亲自教导。"说实话,对于没有基础的孩子来说,练基本功最苦,但是这些孩子都坚持下来,很给力。"周雪峰说。
"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是中国少儿戏曲界最高级别的赛事,被誉为戏曲艺术的"希望工程"。本届赛事通过省内推荐选拔,每省每年仅有 4 个名额入围中国少儿戏曲最高奖项的竞争。"在现场大奖角逐中,也要获得来自全国各地知名评委的认可,才可能获奖。"周雪峰告诉记者,作为业余选手,能拿到这个成绩真不容易。
练基本功最难最苦"最开心老师说有进步"
程灿与赵桐三年前开始入门,跨塘实小艺体卫主任韦彩珍也陪了她们三年。在她的眼里,看见最多的是这两个孩子的艰辛与坚毅。
踢腿、下腰、云手、走"圆场"步 …… 对两个毫无基础的孩子来说,这些基本功都要从头练起。"拉韧带是最苦的,孩子练的时候都掉过泪。"韦彩珍告诉记者。据介绍,周雪峰的训练要求非常高,开胯需要成一条直线,膝盖必须完全落地,高要求的达标必须要有艰辛的付出。在刚开始拉韧带的那段日子,小程灿就掉过好几次眼泪,"真的很疼,但是我不想放弃,我喜欢昆曲,我相信付出一定能有回报。"程灿说。
走"圆场",也是孩子们必须要越过的技术关。为了练好这个基本功,每天孩子们都要在训练室里连续走上二十多圈,"这个走步频率高、脚步稳,很考验脚下功夫。"韦彩珍说。据其介绍,上一次学校摘得小梅花金奖是 6 年前,那时学校没有专门的训练教室,每天都在操场上连续走上好几圈。"现在条件好了,但即使在空调房里练习,每趟坚持下来孩子们都会汗流浃背。"
跨塘实小的学生 70% 以上都是新苏州人,对于这群乖巧懂事的孩子来说,他们大多数没有校外"加餐"的机会,能把握住的就是在校的每次训练与在家的自觉练习。"每次老师说我有进步的时候,最开心了。"电话那头的小程灿笑着说。
冒雨集训忍痛表演"想把昆曲艺术传承下去"
为了这次金奖角逐,两个孩子在上学期期末后,就开始了由周雪峰及其助手组织的集中训练。从 6 月底开始日复一日,每天到校训练整个下午,回家再做好周老师布置的"作业",这是雷打不动的节奏。韦彩珍印象深刻的是今年 6 月底的一个下午,外面狂风暴雨不止,她刚进入训练教室,两个淋得湿漉漉的孩子冲了进来。"淋得就像落汤鸡一样,可脸上的笑容还是很灿烂,一点抱怨都没有,当时我很感动。"据韦彩珍介绍,由于孩子们的父母都要上班,所以集训大部分时间都是孩子自己乘坐公交车来学校。"为了学得更好,她们付出了很多努力。"
漂亮惊艳的昆曲扮相背后,隐藏着孩子们的诸多疼痛。韦彩珍告诉记者,仅仅是昆曲脸谱化装,孩子们就得端坐着两个小时左右,为了让眉眼更精神、贴片更牢固、扮相更好看,孩子们需要忍受绷带的牵扯,用于固定的胶带还会扯断头发。不仅如此,那些美丽精巧的头饰,往往有数斤重,"戴在头上久了,有些孩子还会有缺氧症状。"韦彩珍说。那时她会安慰和鼓励孩子,每种光鲜的背后都有不容易的时候,"明星不是那么好当的"。
据了解,跨塘实小从 2001 年开始,着力打造"吴文化"办学特色,传统艺术教育硕果累累——第 15 届"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两枚金奖、2012 年全国魅力校园比赛金奖、2013 年代表国家文化部赴土耳其进行国际文化交流 …… 而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学好昆曲,不仅是源于喜爱,他们小小的心里还有个大大的愿望。"我希望自己能学好昆曲,把这门最古老的戏曲艺术传承下去。"小程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