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的生命价值观更“走心”
要让新的生命价值观更好地“走心”,还需要创新更好的运作机制,出台更多有利于推进工作的措施。
最近,有关自愿“捐遗”的新闻令人感佩。前几天,常熟的一位9岁男孩不幸溺水身亡,父母决定捐献遗体,他的父亲表示,这样能“让孩子换种方式活在世上”。不久前,外地的一名母亲,听到自己女儿捐献的心脏在别人身体里跳动时,激动地哭了起来。
现实中,当器官衰竭的疾病来临时,很多人因为别人的无私捐献而最终获得重生;当生命的颜色褪去时,不少人选择了“捐遗”,让自己以别的方式延续。正是因为这些爱的举动,在面对疾病和灾难时,有些人就能看到重生的希望。因此,在社会上形成对“捐遗”行为的敬重和感恩之风,尤为必要。
从这一点而言,媒体这一类的新闻报道,一方面希望公众能够致敬这些“捐遗”者,另一方面更好地推动“捐遗”事业上新台阶。公众在这些感人的事例中,体悟到一种新的生命价值观,“换种方式生活”正在逐步深入人心,自愿参与“捐遗”的队伍正在壮大,医院人体器
官移植不足的窘境也在得到改善。
应该说,在全社会传递新的生命价值观,应是对传统观念的一种突破。不能否认,影响“捐遗”成效的主要障碍,就在于有类似“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的旧观念,不少人在心理上很难接受器官被移植的做法。可是,如果换个角度看,逝者的器官如果能够通过别人的健康生活而存活,这种新的生命价值观,不仅使人们对生命的本初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推进“捐遗”拓展新的空间。
当然,要让新的生命价值观更好地“走心”,还需要创新更好的运作机制,出台更多有利于推进工作的措施。比如,在主动服务“捐遗”者时要更具人性化,在精神情感上和物质上,给予更有效和实际的支持,由此更好地减少他们的心理顾虑。再如,要对“捐遗”者创设更好的纪念方式,给“捐遗”家庭提供更多的关心和服务,并在全社会营造一个鼓励和引导“捐遗”的氛围。
社会文明的推进,可以通过很多指标来获得证明,“捐遗”者数量的不断提升就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当下,如何让这种新的生命价值观为更多人接受,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好。唯有如此,才能让“捐遗”不再成为社会的难题,并能更好地造福他人,形成新的文明风尚。
□苏报评论员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