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扰式的电话营销该改改了
近日,“新华调查”播发稿件《谁在打、怎么打、打给谁——骚扰电话生产链条调查》引发了社会舆论关注。骚扰电话为何“治而不止”?对此,工信部门表示,骚扰电话治理亟待创新管理方式,推动源头治理。
要不要买房?要不要贷款?像这样的骚扰电话,可能我们一天要接到几个。可能,更让人郁闷的是,当我们接通电话得知是电话骚扰,不等对方说完第一时间婉拒时,对方指不定还会气急败坏破口大骂。剔除存心的电信诈骗,频繁的电话营销硬生生地变成了电话骚扰,同样让人不堪忍受。
相信,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法律多了很多“牙齿”,追查源头,深挖信息泄露的源头,严惩内鬼,等等,这些防控多管齐下,未来信息裸奔和电话骚扰的情况会有所好转。其实,除了法律护航、监管部门发力,作为营销的主体也不妨思考一下,怎样的营销方式更合适。
相比于坐等商机,电话营销体现一种主动性,这是好的改变。但是,在今天,电话营销变成电话骚扰,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它的实际效果怎么样值得去思考。可能对于大多数的骚扰电话,不等电话讲完就被掐断,甚至要被拉入黑名单,这些都是常态。尽管电话营销的成本很低,但有效性有多高?一方面,对于消费者来说,普遍存在眼见为实的心理,对一个陌生电话的推销本身信任度可想而知,特别是在电信诈骗频现,消费者更加缺乏安全感的情况下,电话营销的成功可谓难上加难。
在营销方式可以多元化的今天,应该用一种消费者不反感、合理合法并容易见效的方式去推销。事实上,在与消费者产生了一定粘度、取得了一定认识度和信任度之后,电话作为一种沟通介质可以多加应用,比如电话回访、电话跟单之类。
□杨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