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姑苏区观景社区,常常可以看见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手持相机,时不时地按动快门,记录着社区里的人和事。他就是在整个社区多才多艺,小有名气的摄影师——归五官。尽管现在已经不住在观景社区,但归师傅还经常回来参加各种社区活动。
为老人拍照
他已坚持了10多年
年届七十,正应该是在家享受子女关爱、含饴弄孙的时候,可归师傅却是个闲不住的人。他常说“一个人到了60岁之后,就要做一些自己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就是凭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使得他比一般的老人更显得“时尚”。当很多老人还在为到银行自助缴费不会操作而大发牢骚的时候,归师傅却早已拿起了数码照相机、摄像机,玩起了电脑多媒体。
“2002年儿子结婚后,就帮我买了数码相机和摄像机,说是可以到处拍拍,留点可以纪念的东西。”归师傅说,一开始,他根本不会摆弄这些高科技的东西,只好一面研究说明书,一面拍拍试试。好在现在的科技产品设计都很人性化,凭借着一股不服老、不服输的精神,归师傅很快就把这些高科技的东西摆弄自如。
学会了照相、摄像,老人又觉得不能光是随便拍拍,总得给大家做点什么,拍点什么有意义的东西。于是,社区里,谁家结婚嫁女儿,谁家孙子满月,喜庆的场合中,总会出现归师傅忙碌的身影。每年的重阳节,归五官总会来为老人们拍照,还免费为老人打印照片,这一传统从2006年一直坚持到现在。
关爱邻里
做好残疾志愿服务
观景社区有一位高位截瘫的残疾人曹先生,卧床不起有二十多年了,陪伴在身边的时常只有一名护工。他的日常生活有保证,但是缺少关爱、沟通,脾气渐渐变得古怪、内向,但是内心又非常希望能有人可以聊聊。
在更换第二代残疾证的时候,助残志愿者归师傅来到他家,提供上门拍照的服务。第一次他说不拍,第二次他说身体不适,第三次他说“我要拍的时候再找你”,但每次他都会拉着归师傅说个不停。后来归师傅了解到,其实曹先生是想多找些机会和别人交谈。于是,归师傅主动从心灵慰藉入手,经常抽空区和他聊天,纾解他内心的郁闷。
后来,归师傅还从残联干事那里学到了一些康复锻炼的手法,手把手地教曹先生。慢慢地,曹先生有了改变,可以坐着的时间延长了,还可以离开床坐在了久违的椅子上。后来,曹先生终于同意让归师傅帮他拍照了。照片拍好了,归师傅还顺便为他理了个发。当归师傅把拍好的照片给曹先生看时,他露出了久违的笑脸,轻轻地说:“这照片把我拍得真好。”
痴迷盆栽
花草植物与邻里分享
不仅仅是摄影,归师傅的盆栽在社区也是很有名气的。他说,工作的时候,自己就喜欢养花弄草,常常是自掏腰包到皮士街的花鸟市场买了花花草草,放到单位里去养着。那个时候,归师傅每个月的奖金基本都花在了购买盆栽上。
退休之后,归师傅依然不改对盆栽的痴迷,在家里种上了各种盆栽。他不仅每个月购买了种花杂志,积累种花经验,而且还经常把自己种的花草植物送给邻居们。社区中有位低视残疾人钱阿姨,很喜欢种花,家里月季、蜡梅、文竹,都得到了归师傅的精心养护。归师傅家隔壁有一位老太太,家里种了一盆万年青,可是越长越不好,归五官听说以后,就主动上门帮老人家找原因。他发现原来是因为老太太没有及时给万年青换盆,花泥都已经全部结块了。找到了原因,归师傅帮着老太太换盆松泥,没多久,这盆万年青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观景社区的居民都说,归师傅有着一颗无私奉献的爱心,倒不仅仅是为邻居送上一盆花、拍点照片和录像。在生活的细微之处,归师傅都以他出众的“才艺”受到了大家的尊重与赞扬。退而不休,便是现在归师傅最真实的状态,他说,“只要我还跑得动,就会继续自己这份退而不休的事业。”(苏报融媒记者 巴蒂 通讯员 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