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表演《少林长拳》、越剧选段《追鱼·观灯》、古琴书法表演《思舜操》、诗词吟诵《木兰辞》……在近日举办的吴江区“传统文化进校园”展演上,吴江各校学生带来了不同的“看家本领”,12个节目水平高、气场足,展示出了各自学校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风采,令评委和师生们纷纷叫好。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节目精彩呈现的背后,凝聚了吴江大力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工程的不懈努力。吴江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在中华诗词之乡创建、戏曲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基础上,于2014年在全区广泛开展,使越剧、书法、古琴等传统文化在吴江中小学的校园里生根发芽,并且收获了众多学生“粉丝”。
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
“桃红、柳绿”,“万寿山,千佛洞”,“五台山上五层台,九寨沟里九条沟”……平时,平望实验小学的学生们一有空便会玩对对子游戏。
平望自古以来就有深厚的诗歌文化底蕴,不少名人墨客留下不少绝美的诗歌。平望实验小学创立了“莺湖诗社”,对学生进行这些中华传统经典诗歌的教育。目前诗社有近100名爱好诗歌的“小诗人”,他们每周二、周四下午开展一小时的社团活动。
让孩子从小学习传统文化,教材是基础。为了深化诗教,该校将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引入教材,编印一套诗教校本教材《乐乐的诗》与诗教通讯《莺湖诗报》,同时还开展“迎新诗歌创作比赛”、评选“校园十佳小诗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走进天和小学,课堂上传来琅琅的读书声,仔细分辨,你会发现,读《论语》《三字经》、唐诗宋词的人很多。天和小学分年级编印了校本教材,利用晨读、阅读课等时间指导学生诵背。
唐女士的孩子在梅堰实验小学就读,她高兴地告诉记者,孩子现在不仅能诵读不少经典诗文,还对许多传统文化典故如数家珍,“看到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内心深处的兴趣和热爱,很欣慰”。
吴江传统文化进校园工程从2014年开始实施,吴江引导学校结合地域传统文化特色和校本实际,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目前,学校已开设书法、剪纸、诗词、民歌、灯谜、古琴、戏曲等艺术门类。
40余名辅导员教学8500课时
“咬字一定要准确”“扇子要这样拿”“手伸出去要兰花指”……每周五下午,在坛丘小学的越剧课上,六年级的潘顺琦都会聚精会神地跟着区公共文化艺术中心老师孙爱娟唱着越剧选段《梁祝·回十八》。
学越剧3年的她,如今已有模有样、韵味十足。“我非常喜欢戏曲,特别是越剧,它的动作、音乐的韵律美,让我感觉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很酷!” 潘顺琦告诉记者。孙爱娟的课生动有趣,深受学生喜爱。通过四年的学习,坛丘小学越剧团成员学会了多个经典剧目的唱段,其中包括《追鱼》、《梁祝》、《送凤冠》、《盘妻索妻》、《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等大家喜闻乐见的唱段。平时,通过学校艺术节对外进行展示。
目前,全区有15所学校共开设16个戏曲班级,主要教学剧种涉及京、昆、锡、越、沪、评弹六大门类,另外还有宣卷、芦墟山歌等。各门类分设初、中、高3个级别,学生有1000多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传统文化的教育,除了注重教材革新外,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吴江传统文化进校园工程实施以来,吴江成立了一支由区内优秀民间文艺专家为主体的校外专家导师团,通过送教入校的方式,4年来,40余名校外辅导员累计开展8500课时的辅导教学,使全区学生在学校内得到专业的指导,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各学校还根据区域及学校特色,组建各类艺术社团,并自发邀请校外专家参与授课。
本地非遗瑰宝得到保护传承
吴江历史底蕴深厚,孕育出了“崧泽文化”“莼鲈文化”“垂虹文化”“丝绸文化”等文化经典。近年来,吴江不断在挖掘本土优秀文化上下大功夫,让这些文化资源走进校园,不仅丰富学生们的文化修养,播下对非遗文化热爱的种子,更为非遗文化传承带来新契机。
芦墟山歌是吴江的一大文化特色,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让这些‘遗产’后继有人,一代代传承下去,就得从娃娃抓起。”芦墟山歌专家杨敬伟说:“不断加强活态传承和保护,是芦墟山歌千年不绝并越唱越响的重要原因。山歌进校园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措施。在河网交织的汾湖镇,幼儿园、小学、中学都有山歌班。”
苏扇历史悠久、制作精巧,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北厍小学的学生们拿起毛笔,调色、绘画,洁白的扇面上就出现了花鸟鱼虫的轮廓,经过上色和老师的润色,再装上扇骨,一把自己绘制的苏扇就完成了。
虽然吴江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时间只有近四年的时间,但活动成果斐然。松陵小学、平望实验小学相继成为全国诗教先进单位,吴江中学、盛泽实验小学、开发区实验初中、黎里小学、盛泽小学等中小学成为江苏省诗教先进单位;鲈乡实验小学凭借“古琴”进课堂这一特色,成为苏州市艺术学科项目学校;松陵一中的灯谜、芦墟实验小学的芦墟山歌、北门小学的盆烛舞、金家坝小学的书法教育等走进了中央电视台,在全省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