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季,古城区的景点周边就会出现三五成群的卖花老阿婆。一方面,卖花阿婆“栀子花、白兰花”的叫卖声勾起了无数人的回忆,另一方面,卖花阿婆作为流动摊贩又不得不被城管请离景区。很显然,这里有道城市管理的难题需要破解。
老苏州记忆里的白兰花摊都是五六月份才会出现在苏城的大街小巷。因为只有到这个时候,卖花阿婆自产自销的白兰花才会自然成熟。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白兰花都是专业温室培养,从清明前后可以一直卖到年末,而且都经由批发商集中打包送到景区周边,再分包转卖给卖花阿婆销售给往来的游客。当然,南来北往的游客也愿意为这份苏州情调买单,因此,巨大的旅游商机也催生出了扎堆景区、粘人兜售、强行推销等市容乱象,让记忆里那朵素雅幽香的白兰花有些变了“味”。
为了达到景区市容管理要求以及维护好苏州旅游城市的良好形象,城管队员不得不对这些卖花阿婆们依法驱赶,请离景区。一个“请”字也恰好体现了城管对卖花阿婆的执法难处,因为如果不能做到礼貌“请”理,城管队员可能随时就会被围观游客进行道德“审判”。即使做到了文明执法、礼貌用语,在城管队员驱赶卖花阿婆的同时,还是会听到诸如“老太卖花影响你们城管什么了”“你们家里没老人啊”此类的责骂声。
但是,驱赶并非是解开这道市容难题的唯一选择。事实上,中央到地方最新制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公布的《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指明,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场所和时间,销售农副产品,不属于无证无照经营。刚实施不久的《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也鼓励利用传统民居对外展示苏州地方传统生活氛围和传统民俗文化。
从这个起点出发,作为地方政府应该贴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针对白兰花销售的疏导管理办法,而一线执法城管应该严格依法管理,教育引导卖花阿婆们开展有序合规的经营活动。只有做到了合情合理更合法的情况下,我们才能构建和谐有序的景区市容环境,才能剔除变味的白兰花,真正让记忆里那朵素雅的白兰花“留”香姑苏。(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