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雪芬
观察人名片
观察人:姑苏区金阊街道双虹社区居民许祖德
“我和老朱并不认识,但是我知道他在路口做了7年文明交通志愿者的事情,听说他还有两天就要离开这个岗位了,我特意带上相机去认识他,希望用镜头记录下他最后站岗的身影。”
镜头背后的故事:
每天清晨和傍晚,路过桐泾北路和干将西路交叉口的人们,都能看到一个身影守在路口,一件红马甲、一顶红帽子、一个口哨和一面小红旗是他的“标配”。他叫朱清华,是姑苏区金阊街道彩香二村北社区的一名老党员,今年70岁。自从7年前当上文明交通志愿者,他一直坚守在路口斑马线前,不论春夏秋冬,风雨无阻。
昨天上午7点30分,装备齐全的朱清华准时出现在路口,他举着小红旗,随着路况的变化不停地变换着红旗的指向。远远望过去,这个红色的身影和车流融汇在了一起,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小心点,闯红灯很危险。”“稍微往里移一移,把斑马线让出来。”有电动车车主看见红灯还不减速,朱清华伸手示意拦下了车主。这样的事,他在路口站岗常常会遇上,慢慢地摸索出了一套经验,“红灯亮了,我就伸手示意一下,电动车车主看见人会自觉地减速,我再唠叨上几句,大部分人就不会闯红灯了。”
朱清华说,在路口站岗,他从来不做沉默的人,遇到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宁可被埋怨,也要劝一劝;也从不做“角落”里的人,看见有人闯红灯,他总会抢住时机拦住对方。
从7点半到9点,一个半小时的指挥过程中,朱清华的脚不停,手不停,嘴也没停过。不仅仅指挥交通,他还帮忙搀扶老人、为人指路。“师傅,三元二村在哪里?”一位穿衬衫的电动车车主问路。朱清华往右边一指,立马回答,看到第“三个红灯,右拐就到了。”为了练就指路的本事,朱清华没少花功夫。每天在路口“执勤”结束,他就会去周围“踩点”,摸清楚每一条小巷,每一处建筑。
朱清华把路人当家人一样关心,一两分钟真诚而贴心的交流,让他收获了一批又一批“路友”。
老朱,是“路友”们对他的亲切称呼。“老朱,你是最棒的!”“老朱,再见啊!”……今年9月21日是朱清华70周岁生日,按照规定不能再当交通志愿者了,他主动申请干到9月30日。这几天,很多“路友”得知消息,经过时都会跟他告个别。一位姑娘特意赶来,和朱清华在路口合影。“我每天上下班都会从这个路口经过,认识朱师傅好多年了,听说他要离开这个岗位了,特别舍不得。”照片上,姑娘挽着朱清华,笑得特别甜。
每天早上7点半到9点,下午4点半到6点,一天三个小时。7年多时间里,朱清华守护路口的斑马线超过8000个小时。但他从不觉得辛苦,“我的一点付出能为行人亮一盏生命安全的绿灯,很值得!”马上就要离开岗位了,朱清华有一个心愿,希望找到接班人继续守护斑马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