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陶赟婷
开学已近两个月,学生们即将迎来期中考试。尽管期中成绩不会公布,但不少家长还是非常在意孩子的分数。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的成绩和教室里的座位有很大关系,希望孩子能够有机会坐在教室的“C”位。事实上,关于教室的“C”位之争,不少理智的家长都有些坐不住了。那么,老师究竟是按照什么规则来安排座位的呢?如何排解家长们关于座位的焦虑情绪?
家长:
教室第三第四排是“C”位
教室内的座位,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在不少家长看来,座位也有“好”有“坏”。
近日,苏报教育融媒中心微信公众号“新蕾融媒”就中小学生座位安排进行了一次调查,在参与投票的57人中,超过50%的家长表示有“座位焦虑”,49%的家长认为老师排座位的规则有必要向家长公开说明,有近40%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成绩与座位安排有关”。
调查发现,家长最希望自己的孩子坐在教室第三或第四排中间位置,认为这些位置视觉范围最广,既能清楚地看清黑板,又比较容易被老师重点关注,能提高孩子的上课积极性。
“我家孩子上学期坐在第三排,我还挺开心的,这学期因为个子长太快,被老师安排到第五排去了,明显感觉他学习成绩下降了,问了老师,老师也认为孩子注意力不够集中,经常开小差,我感觉跟座位有很大关系。”孩子还在读小学二年级的一位妈妈说。
“我女儿因为个子比较矮,一直坐第一排,我担心她的视力会受影响,但坐后面也不现实,只能自己调整情绪啦。不过第一排比较容易被老师关注到,凡事都有利有弊吧。”唐唐妈妈说。
“我试过跟老师沟通座位问题,希望孩子能够坐在第三排,但老师安排座位时还是会根据班级的整体情况,我也不能过分强求,希望孩子无论坐在哪,表现都可以始终如一吧。”王立(化名)妈妈告诉记者。
老师:
没有视觉盲区,排座位最常用轮换制
针对部分家长认为“后排座位区不受老师关注”的观点,有着多年班主任经验的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老师潘立建说:“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老师在讲台上对前排同学略有盲区,后排反而看得更清楚。坐在后排的学生,视野也更开阔,未必座位就不好。”
谈到排座位,潘立建有一套自己的方法,那就是以六个孩子为一组,定期前后左右一起调动,而不是局限于左右轮换。“到了初中,大家的个子都差不多了,座位不再局限于根据身高来安排。我鼓励孩子可以随意坐,挑自己想坐的位子,然后实行轮换制。这样对每个孩子都相对公平,极个别偏高或偏矮的学生,还有视力特别差的学生会特殊照顾一下。这个方法实行了很久,家长和学生普遍能接受。我们也会提前跟家长沟通,让他们明白排座位与学习成绩、课堂表现等没有关系,我们不带任何偏见,消除了家长和学生的心理负担后,一些制度就能更好地实施了。前后左右不停轮换,让班级始终充满新鲜感。孩子们也逐渐明白,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和学习主动性,比挑选一个所谓的好座位要有效得多。教育是公平的,如有家长实在有充分的理由想个别调换座位,那在尊重其他学生的情况下,我也会予以考虑。但大部分时候,家长们对班级的管理、对老师的信任度都很高,很少在座位上提意见,这也让我们的班级始终维持了良好的氛围。”潘立建说。
苏州市班主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吴菁老师认为,班主任排座位的方法有很多,大部分班主任会兼顾身高、视力、行为习惯、性别等多种因素。很多教学活动会安排学习小组互助,所以班主任在排座位的时候,经常确保每个小组每门学科都有一个优秀的孩子,让这些学生起到带头作用。一般情况每两周会轮换一次座位,有些老师还通过积分对部分座位进行奖励。老师讲课时,一般都会在教室走动,深入学生中,所以即便坐在后面也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她认为,眼中有学“生”是每个老师上课最基本的要素。
“个别家长会担心孩子个子高,坐在后面吃亏。老师也知道家长的担忧,所以会有意识地多关注后排孩子,甚至对后排孩子提问次数更多。另外家长回家可以通过检查笔记等情况,关注孩子上课的专注度。有时家长过度焦虑,甚至把焦虑传达给孩子,反而会给孩子造成一种‘我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我坐在后排’的错误心理暗示。家长不妨多和老师沟通,及时了解孩子情况,一方面消除焦虑,另一方面及早发现问题并解决。几乎所有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与品学兼优的孩子做同桌,与其这样,不如和老师、孩子一起努力,让自己的孩子成为那个让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吴菁谈道。
专家:
关注座位不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家长的角度来看,有座位方面的担忧可以理解,因为家长面对的是家里唯一的孩子,想让孩子享受最好的资源。但孩子上课注意力是否集中,学习是否专注,其实和座位的关联度并不大。”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苏州工业园区心理教学能手、胜浦实验小学专职心理教师沈晓萍说。
沈晓萍认为,注意力是孩子内在的行为,受环境影响不大,家长不必过于焦虑。站在班主任的立场上,他们面对的是四五十个家庭的孩子,老师需要保证全班所有人都能看清黑板,保证有效教学,所以一般会按照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座位,因为一旦有高个子同学坐中间,就会遮挡后排学生的视线,所以一般从前往后都是按照身高排。那么从左往右,老师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设置,每周轮换一组,可以让大家都有机会坐中间或者两边。家长如果发现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首先和孩子确认一下是不是视力问题,如果是视力下降建议及时干预,不然孩子上课效果会越来越差。
“很多家长担心戴了眼镜摘不掉,就忍着不给孩子配眼镜,导致孩子看不清黑板上的内容,这样即便更换了座位,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如果孩子只是注意力不集中,可以采取一些注意力训练,如舒尔特方格练习等,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是终身受益的。给班主任的建议是座位除了小组间更替,也可以周期性更换,同时关心关注孩子的变化,与家长及时沟通,这样家长慢慢也会彻底放下焦虑。”沈晓萍说。
苏州市中小学德育学科带头人、国家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宋娟娟认为:“老师忽略后排孩子的做法是不存在的。家长平时可以多跟孩子交流,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这样即便孩子坐在后排,也能注意自身的书写习惯,预防眼睛近视,提高听课效率。自身强大,在哪都是C 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