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博和老师合影。
从本科直升博士,新奇劲过后,王言博有些不知所措,未来也不甚清晰,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想努力却没有方向是人生最痛苦的事之一吧。”他这样描述当时的心情。
这一切,被导师韩礼元看在眼里,“你日子还长着呢,年轻人,不要太着急。没有目标的话,我这里有几个综述论文的思路,你可以试试看”
导师的语重心长让王言博浮躁的心定了下来。科研路漫长,他选择从“小事”做起磨练自己。购买试验材料、协助修改汇报材料、制作PPT,这些琐碎之事他做得很快乐。
第一次科研汇报PPT受到批评后,他用两年时间做出了第一稿就让老师满意的PPT。在经历了无数次批评、修改,再修改,他最终获得了肯定。
王言博深感每一次反复修改的过程,也是他从中汲取知识的过程。
王言博在实验室。
从小事开始,在挫折中进步。王言博慢慢融入了课题组,并为自己后期的科研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回首四年的博士生活,王言博直言“打小工”期间形成的顽强心态,对他之后取得的成绩起到关键作用。
提高太阳能电池稳定性,发表16篇SCI论文
2019年8月16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杨旭东教授和韩礼元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
该团队通过构建稳定异质结结构,极大地提高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工作状态下的稳定性,结果获得世界权威机构认证,为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向实现商业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而该文的第一作者,就是年仅25岁的在读博士——王言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