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终,翻开账本,看看这一年的收支明细,这样既能了解全年的财务状况,又能为来年做准备,有人将这个习惯坚持了40多年。今天(12月30日)上午,在姑苏区虎丘街道清塘社区党委联合妇联、团支部组织的“晒老物件 品时代变迁”活动中,72岁的孙华玲拿出四大本发黄的老账本,一下吸引住了大家的目光。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孙华玲就坚持每天记账,一个月收入多少、每天支出多少,全都记录在册。翻开账本,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不仅记录了小到柴米油盐、大到家用电器的开销,同时也见证了几十年来的时代变迁。
结婚后的40多年
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清清楚楚
“我刚结婚的时候,想为未来好好规划,所以就开始记账,看看自己日常开销有多少,一年能攒下多少钱。”1975年,当时年仅26岁的孙华玲和爱人李文军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孙华玲是一家国营单位的仓库统计员,一直和数字打交道,这种工作上的惯性被她带进了生活中。
“从小我受母亲的影响,她经常教育我们要养成节俭的习惯。虽然母亲没有工作,但却是家里的‘财政部长’,她有记账的习惯,家里支出的每一笔费用,她都记得清清楚楚。”想着精打细算,能够早点过上好日子。孙华玲和爱人决定,也开始试着记账,这一记就是40多年。
后来因为一次老房子翻新,孙华玲遗失了一批账本,现在保存的账本是从1989年开始记录的。小至青菜、豆腐、豆芽等蔬菜,大到电扇、电视、汽车等大件,她家的每一笔家庭支出都能在账本上找到。“1978年2月3日青菜0.5元;1989年3月30日两人工资59.5元;1992年7月30日补习费46元;2005年9月2日买手机1543元......”由于时间久远,账本上有些字迹已经略显模糊。
除了事无巨细地记录每一笔账,孙华玲还会将不同的账单分类,定时统计总结。在她的账本上,电费、水费、杂费等支出都会定期分类。每个季度,她会把前三个月每月的支出和收入总计分列出来,观察变化趋势。“要是哪个月的支出突增,我们会想想是为什么,是不是有不必要的浪费。”孙华玲说。
从油盐酱醋到买车买房
小小账本记载家庭幸福变化
从凭票供应到手机支付、网购,从自行车出行到地铁飞驰、汽车代步,从听收音机到看电视再到上网冲浪,孙华玲的账本不仅记录了家庭的幸福变化,同时也见证了时代的发展。“最早记账的时候,物资匮乏,定量的粮票、肉票、棉票等一票难求,所以不得不节省。到了后来,我和爱人的工资越来越高,退休后待遇也不错,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孙华玲说,通过账本,她自己也会对这么多年变化感到惊讶。
翻到1989年1月的记账页,记者看到,当时他们全家的花费合计589.19元,其中素菜105.12元,荤菜179.70元,搬家用了104.5元,春节花费了199.87元。
而从1994年起到2004年的十年间,账本里的数字明显有了变化,饮食开支也已不再是主要支出项,每年的结余有了明显增加。与此同时,餐桌上的食物也越来越丰富,记账本上时常出现买鸡、买鱼、虾等内容。电风扇、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等大件电器消费,逐渐成为家里的主要开支。
此外,账本上还增添了“手机,上网、股市开户”等与时俱进的消费,账本里也记录着很多的“第一次”,1989年买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和电风扇,1990年买了第一台冰箱,1991年买了第一台洗衣机,1994年买了第一台淋浴器,1996年装了第一部电话,1998年用上空调, 2005年买了第一部手机。
“这几年,变化更大,逛次超市,水果、牛奶、肉松、麦片、鸡翅……花费就有200元以上,足以跟过去一个月的全部花销相比。”孙华玲说,前几年,他们夫妻俩和女儿一起出钱买了辆车。为了改善居住环境,孙华玲的女儿自己购置了套新房,装修,家具、电器等新支出项目也都计入了账本。
另外,除了满足日常生活的物质消费。近些年,每年数千元的外出旅游费用更是成了一项重要的支出。
记账如今成为幸福的烦恼
要将勤俭节约的风格延续下去
如今,孙华玲每天仍在仔细记账,但目的已不再是为了精打细算过日子,而是享受用数字记录生活的乐趣。“我仔细算了算,40年间,家庭年收入从780元升至到156700元,总共翻了200倍不止。”孙华玲说,没记账前,常常不知道钱都花哪儿去了,记账以后只要拿起账本,收入支出就一目了然。
这两年,孙华玲也有了幸福的烦恼。“现在一天就要买这么多东西,都有点记不过来了。”孙华玲表示,如今日子越来越好了,收入和支出越来越多,记账对她来说成了一件工作量比较大的事情,但她肯定会一直坚持下去,“这些账本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见证,每次翻看这些账本我就会提醒自己,日子过得再好也得勤俭节约,不能忘了过去。”
孙华玲的习惯,对于她的家人,对于她周围的人也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女儿在他的影响下,早就已经把勤俭持家的习惯继承了下去,虽然自己收入不菲,但生活依然过得很节俭,没有沾染上铺张浪费的恶习。而现在孙子每次来家里,孙华玲都会把账本拿给他们看,起初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我的小孙子总是问我,那个时候,全家一个月的消费也只有五六百元,还不如自己的一双鞋子贵,当时是怎么生活的呢。”孙华玲说,虽然孩子现在没法理解以前的生活状况,但是也在逐渐接受勤俭节约的理念,“毕竟生活是不是瀑布般的飞流直下,而是像小河一样细水长流。”(苏报融媒记者 刘达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