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达)立夏自古有“称人”的习俗,即立夏称重一次,立秋再称重一次,人们以此来观察夏季体重的变化,防止“疰夏”,保持健康。昨天,在山塘街星桥老菜场附近,姑苏区虎丘街道桐星社区的社工们带着老式秤杆和竹篮,为路过的小朋友称体重。
桐星社区社工介绍,所谓“称人”,即在空地上架起一杆大木秤,秤钩上挂着一个竹篮,人坐进竹篮里即可称体重。立夏“称人”很讲究仪式感,要用传统的杆秤操作,而不是电子秤,所以社区工作人员还专门到“老山塘”的家中借来了这把老式秤杆。昨天中午,和家人来星桥菜场买菜的小朋友们很多,看到如此传统的称体重方式,大家都跃跃欲试,不一会儿就有10多位小朋友完成了称重。“大部分小朋友的体重都算正常,但是有个别小胖墩儿坐上来,我差点都抬不动。”社工陆蓓琦说,当时就告诉他这个夏天不用担心“疰夏”了。
临近下午,周边开包子店的胡银珍也过来帮忙,并告诉了大家立夏“称人”的更多讲究。“你看,胡宇小朋友实际87斤重,这时候就可以多加一斤,说成88斤,这样更吉利。”胡银珍说,人们在“称人”时报出的、记下的其实未必是真实体重,而往往是选一个吉利数字,精确倒在其次,而且还会说身体健康、学业顺利等吉利话,这也体现了大家希望通过“称人”带来好运。需要注意的是,“虚报体重”时,即秤砣只能往外移,不能往里移,意为只能加重,不能减轻,因为加重意味着“发福”。对于这个传统习俗,路过的年轻人们都称“有趣又应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