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湾位于苏州城西北部,土地肥沃、水网交错,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地下工作者利用白洋湾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收集情报,和当地居民发生了众多感人故事。为此白洋湾街道深入挖掘辖区红色文化,形成14个短篇红色故事。今天,由白洋湾街道和苏州大学合作,依据发生在白洋湾地区的真实故事《搭浮桥》创作出的革命舞台短剧剧本《开船》发布,接下来该剧将由白洋湾当地居民和苏州大学学生共同排演,并于近期进行首演。
“通过走访档案馆、烈士家庭,翻阅《虎丘镇志》,这段尘封的故事被重新挖掘了出来。”白洋湾街道文化站站长戚颖吉说,1949年4月26日,解放军先头部队到达苏州城外浒墅关。在解放苏州的战斗中,解放军兵分两路,一路走运河西岸,从南面围攻,一路从浒墅关出发,经过长青乡向平门进发。经过长青乡的一支部队,途中要渡过颜家村边的青苔河。由于宽50米左右的河上没有桥,行军受阻。长青乡张网村村民张仲康等人就发动群众一起搭浮桥,把家中的毛竹、木板扛出来,甚至将门、桌子搬出来,又从颜家村和青苔河边的村庄借了50多条船和几百块门板。几十名群众连夜把船用绳索和竹竿固定好,并在上面铺上门板,让解放军人、马和枪炮等从浮桥上通过,顺利进入苏州城。
白洋湾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杜蔚介绍,《开船》以真实故事为依据,通过船夫老陈、阿三、阿四、阿香一家四口在苏州城解放前夕,支持解放军进城的种种行为,表达出白洋湾居民对解放军的信任与欢迎,对解放苏州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剧本还原了白洋湾民众的水上生活场景,也从侧面反映出白洋湾地区传统的“渔耕”习俗。“该舞台短剧将会融入白洋湾山歌文化,由白洋湾当地居民和苏大学生共同演绎,庆祝建党一百周年。”
据悉,今年,白洋湾街道立足民俗文化、地域特色、红色传承等,与苏州大学开展深度合作,未来将把白洋湾山歌引入大学美育课堂,共同创作文艺精品,扩大白洋湾山歌影响力。(苏报融媒记者 陈兆帅 通讯员 范泽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