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视低龄化趋势日益严峻,近年来,幼儿、低年级小学生戴眼镜的现象屡见不鲜。为此,苏州眼科医生提醒儿童青少年及家长,务必正确认识近视问题,关注孩子的变化,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展,以免错失最佳干预时机。
近视低龄化趋势严峻
前段时间,二年级小学生乐乐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了苏州市眼视光医院就诊。乐乐的妈妈焦急地向医生介绍,最近一段时间,她发现乐乐总是眯着眼睛看东西,看电视时也总是爱凑得很近。医生为乐乐进行了一系列专业的检查,结果令人担忧:乐乐被确诊为近视,双眼的度数均已经达到了275度。乐乐的妈妈回想起一年级时,乐乐曾从学校带回家一份体检单,当时视力一栏标注着“视力下降,建议进一步检查”。然而,由于乐乐当时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近视症状,乐乐的妈妈便没有太当回事,如今想来,真是后悔莫及。
在姑苏区的一所幼儿园里,四岁的豆豆已经早早地戴上了眼镜。豆豆的父母都是忙碌的上班族,因此豆豆主要由爷爷奶奶负责照顾。为了让孩子不吵闹,爷爷奶奶经常让豆豆玩手机和平板电脑。随着时间的推移,豆豆渐渐对这些电子产品产生了依赖,每天放学后的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这些屏幕的世界里。直到有一天,幼儿园的老师注意到豆豆在看书时总是把书拿得离眼睛很近,提醒豆豆的父母带孩子去检查视力。结果让豆豆的家人大吃一惊:刚上中班的豆豆就已经被查出双眼175度的近视。这让他们深感担忧,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在孩子的视力保护方面重视不够。
苏州市眼视光医院视光部副主任医师党黎君指出,根据近年来一些视力检查数据,孩子们的视力状况不容乐观,甚至有不少幼儿园的孩子就已经出现了近视问题。因此,她特别提醒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视力变化,一旦发现任何异常,应立即带孩子就医,以免错失最佳的干预和治疗时机。
父母高度近视要当心
“近视即目不能远视,是指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导致的视物模糊。”党黎君解释道,儿童的眼球和视力是随着时间逐渐发育成熟的。新生儿时期,孩子的眼球较小、眼轴较短,这导致他们天生处于远视状态,这是生理性远视,被称为“远视储备”。随着他们生长发育,儿童的眼轴也会相应变长,远视度数逐渐降低,直至接近正视状态。一般而言,8岁左右的孩子远视储备量为150度左右,裸眼视力达到1.0或1.2,这标志着视力发育达到了标准水平。
那么,导致近视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党黎君指出,近视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习惯等。如果父母中有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的情况,其子女发生近视的风险会显著增加,这些孩子被视为近视的高风险人群。此外,环境因素也是近视发生的重要原因,如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户外活动时间不足、读写时光线不足等。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普及,不少孩子越来越沉迷于手机、平板电脑等,导致近视率不断上升。同时,不良的用眼习惯,如阅读姿势不当、长时间连续用眼等,也会加速近视的发展。
专家送上“用眼指南”
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我们应如何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呢?党黎君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家长应定期带孩子前往眼科医院进行全面眼部检查,包括视力检查、屈光度数、散光度数以及眼轴的测量等。这些细致的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孩子的视力问题,为后续的科学干预提供有力的依据。为了确保孩子的视力健康,建议家长在孩子入学前就为其建立视力健康档案,并遵医嘱,每三个月或半年带孩子进行一次复查,以密切监测孩子的视力变化。对于父母高度近视或孩子本身存在近视倾向的高危人群,家长更应提高警惕,密切关注孩子的视力变化,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个性化的近视防控。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至关重要。家长应引导孩子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时间,严格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导致视觉疲劳;坚持“20—20—20”原则,即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后,向20英尺(约6米)外远眺20秒以上,以缓解眼部疲劳;在阅读和书写时,孩子应该保持正确的姿势和适当的距离,以减轻眼睛负担;营造良好的用眼环境,避免光线过强或过弱对孩子眼睛造成刺激;鼓励孩子每天至少进行2小时的户外活动,让眼睛在自然光线下得到充分休息和放松;注意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睡眠,小学生每日睡眠时长应达到10小时,以全面维护孩子的视力健康。
科学配镜、及时干预也是防控近视的关键。对于已经近视的孩子,家长应尽早带孩子到专业眼科医院进行配镜。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以确定合适的镜片度数和类型。家长应遵医嘱,为孩子选择适合的眼镜。(苏报融媒记者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