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梦伊)江南的人文和风物潜移默化熏陶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给江南的艺术家们源源不断提供创作的灵感和养分。近日,“植物记忆与制书乐——周晨作品展”在苏州过云楼开幕,本次展览展出了苏州书籍设计师周晨近年精心创作的近30幅与芭蕉相关的水墨作品以及历年设计的艺术类、文化类、社科类书籍60余种。周晨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编辑设计的钻研、江南文化的美学传达都可以在此次展览中窥见一斑。
周晨的书籍设计作品两次获评“世界最美的书”荣誉奖,九次获评“中国最美的书”,苏州人的耐心、细心,书卷气都在周晨身上以及他的作品中集中体现。芭蕉是苏州庭院和园林中常见的植物,线条和韵味都很有设计感、律动感,具有江南的典型性。周晨工作的地方常年有大量芭蕉生长,他花了大量时间观察芭蕉。秋天,芭蕉会变得金黄,那种黑色的纹理会像虎皮,一年四季、风霜雨雪、十二时辰,芭蕉的美是变化的,动态的。当芭蕉叶与水墨不断叠合、揉汇,其间呈现出的层次万千的黑与白、丰富而清晰的色泽与肌理、无穷变化的可能与发展,都引申出植物内发的生机,显现出丰沛的气象,表达了一种独属于周晨的艺术创见。
“你以为芭蕉叶的纹理都是横的,但其实竖向也是有纹理的,只不过比横向的浅一些,密一些。”周晨指着离他最近的一幅作品说道。他一再强调大自然本身的肌理之美是无法超越且不可复制的,他只是将自然的东西呈现给大家。此次展出的水墨作品被命名为《凝烟》《冷翠》《隐雾》《脉相》等,这些充满古典审美意趣的修辞总令人浮想起江南幽幽的庭院。
意大利作家翁贝托·艾柯著有《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此次展览名字《植物记忆与制书乐》,与之一字之别却又具同工旨趣。周晨的作品源自于书,又回归于书,是他是诗人心性的独到显现。无论是水墨作品还是设计作品,都在折射周晨的“江南基因”。从《苏州水》《绝版的周庄》,到《阳澄笔记》《留园印记》《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这些由他装帧设计、先后获得“中国最美的书”的作品中,都能看到江南传统文化的影子,而同时又被周晨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诠释解读。周晨用他特有的江南调讲了一本又一本故事、一段奇遇或一首诗。展览将持续至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