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宜兴市高塍镇党委持续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打造“两新”党建品牌,为该镇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党建引领,民生实事获点赞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高塍镇革命斗争纪念园去年建成开放,前来参观瞻仰、接受革命教育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高塍镇综合运用党委中心组学习平台,创立“塍人之声”理论宣讲品牌,开设线上学习专栏,打造“固定课堂”“线上课堂”“流动课堂”“实践课堂”,镇党委班子成员带头学、带头讲,引导全镇党员干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
与此同时,高塍镇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今,总投资7000万元的红塔农贸市场已竣工投用,总投资3200万元的高塍镇养老护理服务中心二期主体封顶。
在高塍镇赋村村,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穿村而过。这条被村民誉为“兴赋工程”的马路刚改造提档升级不久,赋村段共3.3公里。过去这条路坑坑洼洼,如今平坦大道让人出行舒畅,路边满眼是绿,花卉园、瓜田园、果园、苗木园……好一幅江南水乡现代特色农业观光画。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高塍镇组织100多名机关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充实数据核查、核酸检测、疫苗接种、集中隔离点服务保障等工作小组。同时,该镇组建了一支432人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成为抗疫一线最强音。
村企共建,跑出发展加速度
2021年4月,高塍镇范道村与江苏钟山宾馆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探索“村企共建”模式,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为乡村振兴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高塍镇相关人员告诉记者:“推进‘村企共建’让我们进一步意识到,打造美丽乡村‘新业态’,不仅要加速城乡资源流动,还需形成自己独特的经营模式。”
在赋村,一些空置或利用率不高的农房被装修一新,庭院内各类奇花异草竞相争艳,门前有露营场地。“我这里不愁人气哦,一到节假日各种主题活动不断,客源主要来自市区以及周边乡镇。房子是向附近农民租的,我们在这里种植花草、开展活动,农民受聘照顾田地还能收房租,实现‘双赢’。”经营者周霞说。
近年来,高塍镇大力开展“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红塔村等14个村联合出资成立了兴塍发展公司,参与红塔农贸市场建设,探索壮大村级经济新路径;宋渎粮管所标准厂房建成后出租,让村级稳定收入每年增加90万元。该镇持续拓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内涵,实现以党建引领推动社区治理、物业管理服务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在“两新”组织,该镇创设了6个区域党建联盟,推动线缆、环保、新能源等企业各展所长抱团发展,做到企业和项目在哪里,党的组织和工作就推进到哪里。
高塍镇还致力于打造特色服务品牌,设置党建工作“第一课题”,邀请苏大、南邮等高校的专家教授为项目“把脉问诊”。近3年来,该镇已有181个项目顺利实施,涵盖农村环境整治、乡村文明建设、道路交通安全等方面。其中,桃园社区“‘八微八心’打造新时代服务型党支部”获评无锡市村(社区)基层党建示范项目,赋村村、红星社区获评宜兴市优秀村(社区)。
组织保障,打造“领头雁”队伍
锻造能打硬仗的“基层铁军”,高塍镇全面优化干部选拔机制,积极健全用人机制,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高塍镇完成机构改革和镇“两委”班子换届工作,扎实开展村(社区)“两委”干部全覆盖培训,深入推进社区工作者“星级+薪级”管理,打造乡村振兴“领头雁”队伍,提升基层治理效能。选派年轻干部到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疫情防控等岗位历练成长,共有7名机关年轻干部在村(社区)担任“第一书记”。
95后蒋庭宇读了7年环境工程专业,从常州大学硕士毕业后,回到高塍这片环保产业发展的热土,近日推动有关方面和母校在技术研发上建立合作。“小镇对人才有着不一般的渴望,我考上硕士那一年,还拿到了镇里发放的环保产业奖学金。”蒋庭宇告诉记者。
“人才链”带动“创新链”、“创新链”撬动“产业链”,高塍镇已累计引育省“双创”人才、博士、科技副总等各类人才19名,引育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创新创业人才5名。推动宜青众博研究院、浙工大高塍研究院、上海化工研究院江苏分中心等相继落户宜兴。
在培育人才上,相关企业也实招频出。远东控股集团从2015年起连续7年开展“接力100”项目,每年从国内外优秀院校中招聘100名本科生、100名研究生。鹏鹞环保智造园通过项目合作、股权合作等方式助力企业孵化,目前已吸引4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