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新贴的墙砖没两天就大面积开裂了,墙砖经销商、施工方、水泥经销商三方互相推诿;家里卫生间不慎漏了水,结果家里“水漫金山”,这才发现地漏尺寸不对,小事故酿成了大事故……虽然家装投诉只占张家港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消保委)收到的全年全部投诉量的10%~11%左右,但是碰上一桩,也足够消费者烦心的了。
消保委投诉咨询部主任毛舒说:“装修不可能是完美的,有点小问题也很正常。关键是要把装修的各个关键环节都把握好,提前做好功课,了解市场的同时也要了解自己的需求,千万不能冲动盲目,这样才能有效躲开家装陷阱,避免家装纠纷。”
设计合同“变身”装修合同,看清条款再签署
最近,某业主前来市消保委投诉:我当时和装修公司签订了设计合同,但是现在我对这家公司的设计方案不满意,我不想要了,想把定金要回来行吗?家装公司当然不答应:对方案哪里不满意是可以修改的,而且出效果图我们也付出劳动花了钱的,定金退不了。双方各执一词,互不让步,僵持不下。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业主把当时签订的“设计合同”拿出来时,却发现签订的是包含了设计和施工的装修合同,所谓的“设计定金”,也变成了装修定金。
毛主任分析说,一般来说,关于退不退定金的问题,主要看是哪方违约。本案中,业主对设计不满意,觉得不喜欢,这个除非在合同中有明确的规定设计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否则因为太过主观,实在难以判断。而家装公司“偷龙转凤”,业主原本只想要设计方案,打算另外找人施工。但是家装公司却打着“装修送设计”的名义,把“设计合同”变成了“装修合同”,也令人防不胜防。
除此之外,毛主任还提醒:“消费者容易混淆‘定金’与‘订金’。”签订合同时交纳的意向金,称为“订金”,只代表一种选择倾向,订金大多是可以退的。但一旦交了定金,则代表消费者已经选择该企业,作为保证金,一般是不太能退的。”
货不对样被“糊弄”,材料验收要把关
“我在店里看中的家具是这样的,送到我家里的看着差不多,但是仔细一看,和店里的不一样呀。”近日,有“火眼金睛”的消费者拿着购买家具时的定金单,来到市消保委进行投诉。
毛主任说,有些商家想以次充好,拿和样品差不多的次等品来“糊弄”消费者。在选购尤其是付定金时,消费者一定要让商家写清楚产品名称、型号等,最好把当时看中的样品的编号也写清楚。这不仅适用于家具方面,对于消费者自己购买装修用的建材时,也同样适用。在进场验收时,一定要本人亲自到场,并且要仔细检查,以免运输过程造成破损,等验收完了再说有问题,可能就有点“说不清”了。
层层转包施工质量难保证,摸清“底细”看资质
张家港电视台发布的某栏目广告号称装修几百元一平方米全包,看广告上的效果图美轮美奂,价格又低廉,实在很让人心动。有业主找他们装修,结果质量却出了问题,于是找到市消保委进行投诉。
令人没想到的是,市消保委在调查中发现,装修合同上签订的施工方就是电视台某栏目,这显然是没有施工资质的。于是找到真正接手的上海某装修公司,仍然没有施工资质。而真正负责施工的,却是这家装修公司再转包的一个还是没有资质的施工方。
毛主任说,装修公司的资质是十分重要的,却也是十分容易被消费者忽略的问题。签订装修合同之前,尤其是找一些小规模的装修公司装修的消费者,一定要弄明白对方有没有装修的资质。签订装修合同的时候也要把所有细节都写清楚,尤其是关于违约的责任、保修期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