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岁的刘姝彤不追星,喜欢追古典诗词和百家讲坛
得知自己获奖后,刘姝彤这两天一直在笑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施向辉摄
第六届江苏书展书评大赛评出的一等奖作品《临川四梦》,写作者竟然是一位初二女生,在座评委一下子都蒙了。江苏省作协副主席鲁敏回忆当时的场景:“(评选时)就觉得这篇文章文风老练,层次脉络清晰,也有深度,还以为是位文科教授或老先生写的。结果说作者来自中学,还是初二?大家很惊讶,也有点不安。大家就觉得要核实一下,免得出错。”江苏文艺出版社社长黄小初也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不过和在场的评委们一样,他更希望这件有意思的花絮,能够成就一段文坛佳话。
带着惊叹、疑问与好奇,现代快报记者日前赶赴扬州,采访了该文作者、翠岗中学初三(七)班(投稿时还是初二)女生刘姝彤以及刘同学的父母和她的语文老师。
初三了,14岁的刘姝彤正面临着中考压力,考上重点高中的“小目标”以及无止境的补习班正在侵占她的文学大梦想。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郑晓蔚
书评写了三天
有一天写到凌晨三点
“丙申猴年,为记广陵书展,清远道人四百忌,执笔书《临川四梦》书评。”江苏书展书评大赛一等奖作品开篇读来便觉惊艳,二十六字中暗藏几枚小包袱。“丙申猴年”即农历一甲子中的一个年份(包括2016年),广陵为古城扬州的先名(本次书展在扬州举办),清远道人指明代文学家汤显祖,《临川四梦》则是汤显祖剧作《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和《邯郸记》的合称。
刘姝彤的《临川四梦》书评,分别对这四部剧作进行了点评。全文5000余字,旁征博引,金句不断,如:《紫钗记》源于唐传奇《霍小玉传》。书中围绕“紫钗”讲述李益与霍小玉之间的离合之爱。汤显祖是个向往纯洁忠贞爱情的人,便把《霍小玉传》中负心乔样的李益写成一位“万千相思,只为小玉所倾”的李君虞。
不仅旁征,作者还很注意观点输出:法律不可能因为侠的存在便任其剐杀恶人,也不能因为侠的存在而随意破坏应有的秩序,所以作家笔下的“侠”总是最自由的。汤显祖的《紫钗记》中就有这样一位“侠”,黄衫客。本素昧平生,只因花前一刹那的感动,就两肋插刀,力保紫玉钗之缘,这不是侠,又是何物?
小小年纪,文采飞扬。
利用课间休息,快报记者在扬州翠岗中学见到了书评一等奖得主,初三(七)班的刘姝彤。
小姑娘介绍说,自己平时很喜欢阅读文言文,对古典文学也很感兴趣。今年七月初去书展买书时看到了征文通告,便利用暑假花了三天时间把书评写好了。由于喜欢晚上写东西,她那几天从晚上八九点钟写到夜里十二点多。“有一天我写到了凌晨三点,反正我妈不知道,房门关着呢。”
在刘姝彤20平方米的卧室,快报记者见到了那份书评的手写稿。“暑假在练钢笔字,没事就描瘦金体字帖,所以字迹还算工整,现在又倒退回去了。”刘姝彤咧嘴笑道。
手稿共五页纸,每天写完一部分,刘姝彤便将文字敲进电脑里,“只有最后一点我是直接在电脑上打的。”这就难怪书评中会出现一些拼写错误。当快报记者指出“往死任说:《紫钗记》,侠也。”中的拼写错误时,刘姝彤立刻反应过来,“这里应该是王思任”。
把稿件全部码完,她便要了妈妈的电子邮箱发了出去。
小时候是个假小子
想当女侠,锄强扶弱
刘姝彤的父母是吉林人,在她七岁时,全家迁往扬州,如今在当地做点小生意。妈妈对她投稿的要求就是“别耽误学习”,“她获奖前我都没看过那个书评。我对文学也不太懂,反正她的作文我基本都不看。”
刘姝彤的爸爸平时应酬较多,对孩子学习过问不多,不过他坦言自己喜欢看杂书的习惯或许对女儿有影响。
谈到女儿,刘爸爸也是“既好气又好笑”,“小时候她可不省心了,就是个假小子,想当女侠,小学没少惹事儿,我老被老师叫去谈话。她遇到不平的事儿,其实也不挨着她什么事儿,她就要管,说是锄强扶弱。”
“侠者情结”也被刘姝彤写在了书评中——金庸的《射雕三部曲》中,总主角非郭靖莫属,郭靖后被称为五绝中的“北侠”,他诠释了“侠”的第一层含义:“正直”。正直是人性纯真的表现,正直是决定忠奸的天平。郭靖正直,所以为侠,相反,杨康不正直,所以为奸。有了正直,就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有了正直,就有“救人救彻”的豪迈。所以正直是“侠”所必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语文老师:
一看就知道是她写的
“这个书评就是她写的,沿袭了她的风格。我光看第一部分《紫钗记》就能判断肯定是她写的。那段有关侠的探讨,她以前就写过。她除了喜欢看宋词元曲、明史明小说外,还喜欢看武侠小说。她特别喜欢黄蓉,为了偶像特地去了趟桃花岛。”刘姝彤的语文老师对自己的学生太了解了。
吕老师已经教了刘姝彤两年,对这个“文史小神童”倾注了很多心血,“这个班我第一个认识的就是她。初一开学第二节语文课,她拿了本诗词书在看,我一看是我读大学时的那种专业用书,还是老版本的。我当时就很奇怪,之前没见过这样的学生。我就想,啊,原来生活中真有这样的学生啊。”
对刘姝彤写出的“惊艳作品”,吕老师已经不会再感到吃惊,“她对中国古典诗词尤其是宋词元曲非常痴迷,初一就喜欢写一些词啊曲啊。她还会买专门介绍如何写诗词的书,还用小本子记录词牌名平仄该怎么弄。写完会拿些作品过来给我看一下改一下。她是真心喜欢这些东西。只要是真心喜欢,那就不该受到年龄的拘束。不论年龄大小,只要真心喜欢,就能写出优秀的作品。孔子不是说嘛,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如今她喜欢看仓央嘉措、纳兰容若,林清玄散文也看,慢慢看杂了,想法就会慢慢成熟了。”
为了证实刘姝彤的独立写作能力,快报记者将事先准备的《汤显祖的进仕与出世》的作文题抛给了她。在密闭的校长办公室内,刘姝彤早晨10点开始答题,用时1小时45分钟后将1200字的作文交给了快报记者。
文章一开篇,诗词便信手拈来:回望古墨客骚人,对仕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如苏轼在左迁后还能感叹:“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但杜甫却道:“老病有孤舟。”最典型的两种态度就是如此。我认为汤显祖进仕前也曾抱有似陆游“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豪情,但出世时,一腔沸血付于东流,只留下“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感慨。
一写作文就老长老长
老师担心影响中考成绩
吕老师透露说,在获知自己获得书评一等奖后,刘姝彤“这两天一直在笑,上语文课都是笑着上的”。
不过吕老师对刘姝彤是否能适应应试作文感到些许担心,“在应试氛围下,她文章写得好,不代表她语文就有多拔尖。她语文平时150分的卷子能考120分到130分,但滑坡比较大,有时刚考了130多分就一下子掉到了120分,不太稳。但这不能代表她的写作水平。”
吕老师最为担心的,还是刘姝彤“行文过长”无法取悦应试作文的“毛病”,“我布置作文一般会让同学先写提纲,但刘姝彤不写提纲,她写的就是文章草稿。她的草稿我大都会退回去,因为她每次都写得很长很长。我们的应试作文是不可能允许这么长的。我只能跟她说,你的文章你得删,初中作文不是越长越好。但不写长,她的很多东西又说不清楚。她写古代文学的东西,删了就没东西了,所以这就构成了矛盾。我跟她说过,你平时可以写这些文章,但考场有考场的规矩,你得按规矩来。”
在刘姝彤初二一篇写满七页作文纸、描写西藏风情的稿本上,吕老师在左上角的点评是:“文笔内容都不错,写文章要有放有收。”右上角则是,“字太多!压缩!”
班主任韩老师说起刘姝彤也是滔滔不绝,“我对她写出这样的东西也早就不吃惊了,其实,她写宣传报道文笔很一般,就是对文史痴迷,一旦进入这个领域就了不得了。我们学校有个校园文化周,到周四有个自我介绍活动。每次介绍,她都先来一段演讲,然后跟台下同学互动,让同学猜猜最近她在读什么书。她还会穿上汉服吹笛子。人家小朋友上台都胆怯,她到了台上都不愿意下来的。”
韩老师特别希望刘姝彤能够在学科之间取得一个平衡,以便考取理想的高中,“如果她在其他方面能多花点精力,成绩会更进一步。她念初三了,升学是一个很大的压力。我们希望她能静下心来,因为对她而言,如果过多把精力放在文学上会影响到她的综合成绩。”
目前刘姝彤位居班级前十位,但要考上省扬中(江苏省扬州中学,扬州人普遍认为的当地最好的高中)则还需努力,“我们家刘姝彤还是需要再稳一点。”韩老师不无疼爱地说。
刘姝彤不追星
追百家讲坛上的郦波
和两位老师一样,刘姝彤妈妈最关切的,还是她的学习成绩,“以前我是很巴望她能上省扬中的,现在看情况也没那么急切了,走走看吧。”
今年六月,扬州中考作文出题《留香》,当时在读初二的刘姝彤和学校几个文笔好的小伙伴同写此题。一位各科全面发展的班级学霸(班主任评语是“肯定是能上省扬中的”)是这么写的:“我是否真的能像旋花一样,让别人感受到,或是默默地传播自己的芬芳?无论对方贵贱美丑,都不改变自己最初的意向?”而刘姝彤独辟蹊径,写的是昆曲留香:昆曲留香,香在其良辰佳人。汤显祖形容杜丽娘“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在网红遍地似花开的现代社会,哪位“小鲜肉”能配上这八个字?那柳梦梅也无愧于状元:“恰好花园内,折取垂柳半枝,姐姐,你既通诗书,可作诗以赏此柳枝乎。这句话惊了丽娘之心,亦惊了看客之心。折柳之别,情定终生。胜于“以钱钞为纸花”。如此空灵自然,非昆曲莫为之也。
这几篇文章一并推荐给扬州当地报纸,结果刘姝彤昆曲留香落选。
刘姝彤的妈妈也认为学霸那篇比女儿的写得好。“考试就是要那种作文,要不拿不了高分。我女儿写文章很难收,我总跟她说,你不要乱写,你是要考试的。她就不在乎,她就随意。你要逼着她写一点文章,她一点都不肯写,她想写的东西就能写好一点。”
刘姝彤的同班同学对快报记者透露说,“老师会把她的作文当范文念,但让我们不要模仿。不过我们也不会去学,因为她写的东西我们看不懂。”
刘妈妈也发现女儿心智有点早熟,“她从来不追星,我说你可以追星,你这个年龄就该干你这个年龄的事情。但她不,就喜欢古典文学的东西。”
刘姝彤其实也追星,但追的是文史专家,比如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郦波就是她的偶像。郦波来扬州讲演时,刘姝彤屁颠颠地索要签名,乐呵呵地请求合影。
刘姝彤的大梦想,是像郦波教授一样,成为一位精通中国古典文学的教授或作家。不过当下她需要完成一个“小目标”,那就是努力给出一份像文章一样雄健的中考答卷。为此,她不得不对热爱的东西有所收敛,去上一系列其他学科的补习班。
著名作家鲁敏:
石头缝里长出的绿色
刘姝彤的文章也得到了一些作家的肯定与鼓励,作家黄孝阳认为“这篇书评是大学中文系本科三四年级水平,确实很不错”,“小姑娘阅读量很广,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很好的热爱。文字表达能力跟一个大学生差不多,非常流畅。作为一个初二学生,能够写出这样的文章,能够传承这样的文字,确实是可圈可点可喜可贺。”
当然,黄孝阳并不认为这是天才,“真正的天才是写别人没写过的东西,能够代表着他们这个时代的对这个世界完全不同的看法。她还是在这个经验巢穴里面,还没有跳出前人的框架,但这是以天才的标准来要求了。”
江苏省作协副主席鲁敏称刘姝彤是“石头缝里成长出来的绿色,特别宝贵”,“此前我也看过不少学生大赛作文,也有些好的,有的是故意搞怪或叛逆或华丽。但这个孩子比较有自信,也比较自在和自然,不弄那些花招。她对古代戏文曲辞构章之美,能钻得进去,又写得出来。对她这个年纪来说,确实很不错,可谓我们这次大赛的一个最美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