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典型价格纠纷给消费生活提个醒
商报记者冯佳
越来越紧张的小区车位,被人高价转租,这究竟是否合规矩?假日出游,身边一些价格陷阱该怎么提防?……昨天,从市物价局获悉,9月份,全市共受理价格信访举报1379件,比8月增加36件,增幅2.68%,退款17250.80元。从反映类别上看,停车收费、网络购物、商品零售、房地产及物业管理价格纠纷排在前五位。梳理一些典型案例,可在消费生活中给大家提个醒。
当心你身边的宰客“陷阱” 国庆出游11种情况要小心
近日,市价格举报中心接到一来苏游客反映,称其和朋友到我市某景区游玩,该景区周边有多家拍古装照的照相馆,不少店标价20元/张,其选了一家标价10元/张的店照相,拍完选照片时店员告知“10元/张的是半身照,选全身照要20元/张,而且每人至少选3张,否则不准离店”,无奈之下选择了8张照片共计消费130元才准予离店。
一直以来,我市各类景区周边因明码标价不规范造成的价费纠纷始终存在,作为全国著名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一些不良商家的不规范价格行为已侵犯到来苏游客的合法权益,影响到名城苏州的形象,以往类似景区周边拍古装照的投诉大多反映价格偏高的问题,而上述案例中,涉事照相馆的行为已经不仅仅侵害了消费者的价格权益,其提出的“每人至少选3张,否则不准离店”,甚至已存在涉嫌强买强卖、限制人身自由等宰客行为。消费者如果遇到类似问题,应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同时,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并寻求帮助,对同时存在明码标价不规范、强买强卖、限制人身自由的问题,物价、工商(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都有责任查处。
以低价招揽顾客,再以高价结算,不就范则进行威逼恐吓,这是宰客商家惯用的伎俩。国庆期间,物价部门提醒广大群众要擦亮眼睛,远离宰客陷阱!就几种常见的宰客行为作简单提醒:1.对价格明显低于同类商家的应留心;2.慎重参加各类免费体验和民俗风情活动;3.无明码标价的商品尽量不要买,标价要素不全(如规格、重量、产地、材质等)的商品问清楚再购买;4.不正规的消费场所不要去,特别是不要相信各类所谓“艳遇”,切记“艳遇是传说,其实都是托”;5.购买纪念品、特产等尽量到当地正规商超,因为对无证经营的个人追查难度很大;6.需要帮助时尽量找身边的警察、保安或景区工作人员,比如问路、拍合照、借火、拿行李等;7.主动搭讪提供低价住宿、票务、就餐等服务的人应婉言谢绝;8.不要相信所谓“特饮”、“祖传药”、“特效疗法”等特殊商品和服务;9.选择搭乘有保证的交通工具;10.烧香、礼佛应量力而行;11.易损易碎物品尽量不要用手触碰,如有需要可请商家帮忙拿起来。
“停车危机”竟成“停车商机”
虽不违法但不合情理
近日,苏州市价格举报中心接到市民反映小区内车位高价转租的问题。市民凌先生来电称,自己欲在另一位业主手上租用一个地下停车位,但对方却开出每月500元的价格,市民认为该费用已经超出了300元/月的政府指导价,希望价格主管部门查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居民汽车保有量也越来越高,有的小区便出现了“一位难求”的现象,这对一些业主来说是“停车危机”,而对有的业主而言却是“停车商机”。按照价格法律法规,对于A业主租赁车位后再转租给B业主的行为,从性质上讲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易行为,应由双方合同约定,可不执行政府指导价。但从物业管理的角度讲,小区内的车位、车库是配套提供给业主停放车辆使用的,应优先有实际需要的业主租赁使用,若业主租用车位后并不是供自身停放车辆使用,而是高价转租,对这样的行为,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可以根据双方签订的车位租赁协议或是小区物业管理的相关制度予以收回,提供给有实际需要的业主使用。
当前,停车难是小区日常管理中的棘手问题,特别是市区的一些老新村,车位少、车子多的矛盾十分突出。为了能有地方停车,有的居民在车位上安装了地锁,有的还让家里的老人占位置,有的甚至恶语相加、大打出手。苏州市物价局的相关负责人建议,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需要业委会和小区物业合理规划、分配小区内部停车位,建立制度机制;二是要通过社区、居委会、街道等组织积极协调小区附近的政府机构和学校、工厂等企事业单位,争取更多的停车空间;三是应在小区内部搞好文明法治宣传教育,及时化解居民之间的矛盾怨气,构建和谐友好、互帮互助的乡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