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 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乳臭未干的孩子学会耍“小聪明”了。为了不去上学,假装拉肚子;为了要硬币玩游戏机,骗大人口渴买果汁找零钱;为了图省事,做填空题时用连线……家长不禁感慨:小小年纪就耍这些“小聪明”、小伎俩,长大了怎么办?
案例1 “曲线救国”满足需求
市民李先生向记者反映,自己居然被年仅4岁的儿子多多“坑”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那天,家住城北的李先生带多多到杨舍老街玩,多多被小吃店门口的转球游戏机迷上了,“两个硬币转一次,每次出来一个小球,球里面是各种各样的小玩具,有小电筒、钥匙扣、小汽车、胸针等等,那天,我拿了4个硬币,小家伙连续转了两次,都没有转到想要的小汽车。”因为没有硬币了,李先生就对多多说下次再来转。一开始,多多没有哭没有闹,可是,转了个弯,多多就在一家果汁店前停了下来,对李先生说自己口渴了,想喝果汁。听儿子说口渴了,李先生赶紧掏出钱买了一杯橙汁,可接下来的事情才让他大跌眼镜。“爸爸,这下有硬币了,我们再去转转转吧!”多多瞪大了眼睛,看着李先生接过店员找给他的零钱,兴奋地说。李先生顿时无语了:“这小家伙,哪里是真的口渴啊,是骗我买东西好找零钱啊!”李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完全没有想到,这么小的孩子居然套路这么深,就这样硬生生被孩子“坑”了一把。这件事让他哭笑不得,同时,他也担心:这么小就会玩这种小伎俩了,长大了还得了?
分析>>
对于多多的这个例子,乐余中心小学校长祁仁东认为,孩子的这种“小心机”其实体现了儿童真实的心理与思维,家长不必过于紧张与焦虑。“幼儿与儿童,对于周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一旦他们喜欢上了,就会千方百计地想去尝试、享受,而在他们实现不了愿望的时候,就会通过自己的大脑去思考,想办法实现。”祁仁东认为,孩子的这种能动性,本来就是一件好事,比如多多想办法获取硬币的过程就是典型地采用了“曲线救国”的办法。
祁仁东建议,家长应该理性地看待孩子的“小聪明”、“小心机”,出现多多这种情况,首先应该表扬孩子,是个会动脑筋的孩子,想要得到的东西,会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实现。然后,可以认真地告诉孩子,欺骗是不好的行为,想得到一样东西,方法有很多,但是不能欺骗,以后不能再用这种“小聪明”来解决了。
案例2 转移视线逃避责任
无独有偶,市民朱女士近日也在为孩子的“小聪明”而头疼。朱女士的儿子嘉嘉今年上中班,最近,嘉嘉连续两天午餐时都不小心把汤泼在衣服上,这让朱女士有些不高兴。第三天早上,朱女士千叮咛万嘱咐,让嘉嘉小心点,不要再弄湿衣服了,结果放学时,嘉嘉还是换了一条裤子,朱女士问他,小家伙告诉她是小便时不小心弄湿的。可是,朱女士问了老师才知道,裤子还是喝汤时弄湿的,嘉嘉可能怕朱女士责怪他,就换了一个理由。“这孩子,为了逃避责任就胡说八道,太不像话了!”朱女士生气地说。
分析>>
对于嘉嘉的这点“小聪明”,朱女士认为,孩子小小年纪就会逃避责任,对她撒谎,不严厉教训一下是不行的。对此,凤凰中心幼儿园园长杨丽娟却不认同。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是不会恶意撒谎的,大部分孩子说谎,是因为来自成人的压力。”杨丽娟认为,嘉嘉喝汤的问题,本来不是什么大事情,幼儿阶段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不是特别强,弄湿衣服也正常。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嘉嘉向妈妈撒谎呢?杨丽娟认为,问题还是出在家长对嘉嘉泼湿衣服后的态度,“可能朱女士的反应有些激烈,并且再三强调今天喝汤一定要小心,不能再弄湿衣服了。朱女士的三令五申在嘉嘉小小的脑海里反复强调、反复敲打,当他再次泼湿裤子的时候,他肯定是非常恐惧的,害怕受到妈妈的责骂,所以他才想出了另外一个理由来搪塞。”
杨丽娟建议,对于孩子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家长应该多一些包容。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心态一定要平和、冷静,不要一味地责怪、命令、恐吓,把孩子吓坏了,他们下次就会为了逃避惩罚而撒谎。面对孩子的“小聪明”,家长最好的态度是“坚持原则,温柔而坚定”。
案例3 投机取巧想偷懒
高先生平时负责辅导女儿做功课,每天晚饭后,他都要亲自检查女儿的家庭作业,有时还要给女儿加一些作业。那天,他刚翻开女儿的语文作业,气就不打一处来。“这什么东西?童童,你给我过来,这怎么回事?你怎么做作业的!”童童究竟做了什么,让高先生如此气愤呢?原来,童童在做语文填空题的时候,为了偷懒,居然没有在括号里面写上该填的词,而是用一条条线把排列在题目上面的词连到括号里面了。练习册被一条条歪七扭八的线条“装饰”得如同地图一样,看得高先生眼花缭乱。这下可惹恼了高先生,对着童童劈头盖脸一顿骂,小姑娘的“小聪明”落空,还惹来一顿臭骂,哭得像个泪人似的。
分析>>
小学学段的孩子,开始有一些自主意识,自己有一些小想法并不奇怪。小学生有时家庭作业多的情况下比较容易滋生这种投机取巧、试图偷懒的想法。合兴小学教师顾建英认为,如果童童偷懒的作业是老师布置的,那么,家长必须要好好地找孩子谈一谈。应该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并教育孩子一定要端正学习态度,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做人做事。可以问孩子,难道你考试的时候也这样偷懒?老师能给你分吗?如果是家长自己给孩子加的额外作业,那么,家长也有必要反思一下,是不是布置的作业太多了点?是不是作业多得超出了孩子的负荷?孩子对此是否排斥、反感?建议家长可以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聊一聊,真诚地问一下孩子的意见,再重新制定作业计划。
记者感言>>
孩子的“小聪明”、小心机,其实是儿童正常心理的表现,家长不应该用成年人的思维去揣摩孩子,应该理性看待孩子的“小聪明”。逃避责任、满足需求、偷懒,孩子的“小聪明”不外乎以上几种原因,其实孩子的这些“小聪明”不见得是孩子智商高的表现,但也不意味着孩子性格顽劣。从“实话实说”到“耍小聪明”,其实是孩子在努力地以更高级、更复杂的方式来探索世界的过程。因此,父母应该学会欣赏孩子的“小聪明”,引导孩子把“小聪明”变成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