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城 邹志芳90岁
受邻居影响
加入捐遗行列
苏报讯(驻相城首席记者 周澜源)昨天上午,相城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来到北桥街道盛南社区漕湖星辰花园9幢202室,根据刚刚过世的90岁老人邹志芳的遗愿,办理老人的遗体捐献手续。
邹志芳老人的子女都在上海工作、生活,老人的日常生活平时都由社区和周六妹等热心邻居照应,对此,老人十分感恩。老人听说经常来照顾他的邻居周六妹是一名遗体捐献志愿者,社区里也有5名居民加入了这一行列,老人心动了。2013年5月21日,老人主动乘车到相城区红十字服务站,签下了自愿捐献遗体的协议。
昨天早晨,邹志芳老人离开了人世。社区将消息报告给相城区红十字会后,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老人家中,先是提取了老人的眼角膜,然后运走了老人的遗体,圆了老人的遗体捐献梦。
望着驶去的灵车,盛南社区的居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周六妹说:“捐献遗体对社会医疗卫生事业是极大的贡献,是一种高尚人格的体现,是一种生命的延续。”据了解,社区把邹志芳老人的遗体捐献事迹收进了“崇德馆”。
常熟 何巧英94岁
把遗体捐献遗嘱
放入镜框
苏报讯(驻常熟首席记者 商中尧 通讯员 张伟怡)春节期间,家住常熟市支塘何市社区今年94岁的老人何巧英悄悄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但是她却为家人和社会留下了延续生命、奉献社会的大爱之举——家人根据老人的遗愿,正式完成了遗体捐献的程序。今年农历正月初三,老人的家人将何巧英遗体捐献给苏州大学医学部,老人也成为常熟市第24位身后遗体捐献志愿者。
何巧英87岁时,经过深思熟虑,并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决定在百年之后,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国家,用于医学教学和科研,并于2011年5月5日向常熟市红十字会办公室正式递交了遗体捐献申请书。何巧英在申请书上写道:如果没有医学的先进,两次为我开刀治好病,我活不到今天,所以我要对医学事业作点贡献。为尊重何巧英的个人意愿,常熟市红十字会办公室专门派员上门予以洽谈,并办理了登记备案手续。何巧英长女龚晔说,我们知道她早就有这个心愿,她关心国家大事,她听收音机里说,外国的医学院学生一个人能研究8具遗体,而在中国,8名学生只能研究一具遗体,当时她就有了这个想法,把遗体捐献出去、献给国家。“我们子女都很支持她的想法,因为是为国家做事,为人民做事,我们每个人都签了字。”
在此后多年中,何巧英将遗体捐献遗嘱放入镜框,向亲朋好友、街坊邻里宣传,表明自己奉献社会的坚定意愿,倡导破除迷信、移风易俗的文明新风尚。
今年1月中旬,何巧英病重期间,常熟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常熟市遗体捐献志愿服务队成员上门看望慰问,老人十分高兴。在病床上,何巧英坦然面对生死,再次强调自己遗体捐献的愿望,让每个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一个年逾九旬的老人,持有对百年后事从容处置的气度、实现人生价值追求的清醒思考,在农村乡镇并不多见。在何巧英去世后,她的家人强忍悲痛,立即与常熟市红十字会办公室联系,办理相关捐献手续。今年农历正月初三上午,何巧英的遗体被苏州大学医学部专车接走,日后将用于医学教学和研究。何巧英因此成为支塘镇第2位、常熟市第24位实现身后遗体捐献的市民,也是第二位高龄遗体捐献志愿者。
据悉,截至目前,常熟共有313人报名捐献遗体,5人报名捐献器官,106人报名捐献角膜,其中已经实现捐献遗体的有24人,实现捐献器官的有3人,实现捐献角膜的有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