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发货人栏背后 揪出贩卖假药团伙
近日,我市破获一起案值超千万元的销售假美容药品案,缴获肉毒素近千支。□天笑
□苏报记者 天笑
不用开刀做手术,“打一针就变白”“隆鼻除皱填充法令纹”“无毒害可吸收”……如今,微整形广告多如牛毛,其声称赴韩国进修,产品都是从海外进口,价格比正规整形医院低很多,让不少爱美人士趋之若鹜。巨大的市场需求也使得美容整形业快速发展,一些“微整大师”悄然出现,他们打着“国际机构认证”的旗号,没有任何营业执照或许可证,就在美容院、美甲店甚至居民楼内支一张手术台,为顾客注射填充物。近日,姑苏公安分局联合苏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苏州市环食药警察支队破获一起涉案价值达1000多万元的销售假美容药品案,缴获肉毒素近千支,抓获嫌疑人5名。
美容机构做微整形注射假药,单次要价几千元
去年10月起,姑苏公安分局石路派出所多次接到市民举报,称位于干将路的某美容机构不单单为客户进行形象设计,还超出经营范围,非法为顾客进行瘦脸、埋线、苹果肌等各式各样的微整形注射。
为核实举报情况,石路派出所民警乔装成爱美人士与该美容机构的一名营销人员取得了联系,对方通过微信发送了各种美容套餐,其中极力推荐的就是打美容针。工作人员声称店里的药物都是纯进口,一般需要2个疗程分批次注射。根据不同疗效,注射美白针、苹果肌、瘦脸针的价格不一,单次都在几千元,2个疗程下来一般都要花费上万元。虽然价格不菲,但营销人员称公司有优惠促销活动,“买二送一”“整单8折”等。
在确定了该店铺的经营范围之后,去年11月11日,姑苏公安分局联合苏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苏州市环食药警察支队对这家公司进行了突击检查,检查中现场发现该公司内有“贝力多静脉注射液”“BOTOX”等多种药品。工作人员现场对“贝力多静脉注射液”进行了快速鉴定,发现该药品为假药。随后,工作人员将该公司的药品进行了封存,作进一步检测,同时将该公司负责人单某传唤至公安机关作进一步调查。
发货人藏得很深警方抽丝剥茧还原作案脉络
据该美容机构负责人单某交代,公司购买的溶脂针、肉毒杆菌等医疗美容针剂,都是通过微信,直接与销售方取得联系,由销售方将药品用快递发至苏州。单某只有一个销售方的微信号,除此之外没有对方的电话、地址等信息,甚至连对方是男是女都不知道,更没有核实过对方的相关资质,这无疑给破案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通过追查快递单上的信息,警方查询到快递是通过广州番禺区大石镇内的一家快递公司发出的。但发货人非常狡猾,每件快递上都只填写收件人,发货人信息则全部空白。随后,民警远赴广州番禺区大石镇,几经辗转找到了收货的快递员。幸运的是,
快递员对这个快递印象深刻。原来,大石镇的大多数企业都是从事机械、电子、五金等的代加工,寄发的快递大多是电子配件等大宗货品,很少有单位寄小件物品。而这个快递十分特殊,是需要冷链保存的,需要用到冰包等物。
在快递员的帮助下,民警顺利锁定了发货的单位楼,但狡猾的犯罪分子并不居住在此地,仅在发货的时候才出现一下。在广州番禺警方的全力帮助下,民警得到了该单位楼内登记的人员信息,但这些人员与快递小哥描述的人物特征都有明显差距,侦查工作又陷僵局。
与此同时,警方从单某的手机入手,终于发现了嫌疑人的蛛丝马迹。经过进一步深入调查,民警发现广州的这个地址是该销售上家的发货点之一,除此之外,他们在深圳也有发货点。在掌握了嫌疑人的相关情况、发货地点等信息后,警方决定对嫌疑人实施抓捕。
为将嫌疑人一网打尽,民警兵分三路前往广州、深圳的发货点及深圳机场进行伏击守候。去年12月28日,警方成功在深圳机场将主要嫌疑人林某(女)抓获,同时在深圳福田区抓获嫌疑人邓某(女)、韩某,在广州市番禺区大石镇抓获嫌疑人谢某,并当场查获涉假药品近千瓶。
一瓶肉毒杆菌零售价可达到成本的10倍
在当场查获的假药中,民警发现了涉及韩国、土耳其、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多个版本的肉毒杆菌,有网上非常走红的“蓝毒”“绿毒”“粉毒”等多种包装的药品,涉案金额达1000余万元。
民警经过调查,发现该犯罪团伙分工非常明确:林某负责这些假药的进货,她经常出境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购买这些美容药品。带回国内后,由深圳的邓某、韩某和广州的谢某负责销售,并分别在两地通过快递发货给购买者,苏州的美容机构负责人单某就是其中一个买家。
警方在调查中发现,该犯罪团伙的主要犯罪分子林某已经是第三次被抓,之前她就因为相同的原因被深圳法院两次判处拘役。假药背后巨大的利益驱使林某再次作案。一小瓶肉毒杆菌,从外国购进只要300元左右,苏州的单某购买单瓶的价格则在1500元左右,是进价的5倍,而到了消费者手上,售价竟高达2000-3000元。据嫌疑人交代,通过微信等销售的生意异常火爆,经常有各种各样的微商、企业或个人前来问她要货,日销售金额甚至能达到万元以上。
目前,因涉嫌销售假药,林某已被批准逮捕,邓某、韩某、谢某及单某4人则被依法取保候审。警方还在对案件作进一步调查。
相关
链接
滥用美容药品风险极大
我国对于药品的生产、销售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该案件中的这些美容药品并未获得我国的相关法律批文,没有安全保障,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风险。
据食药监部门介绍,美容整形中经常用到的肉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在医学上被用来治疗眼睑痉挛、面肌痉挛及相关病灶肌张力障碍等,近几年被部分医疗美容机构引入美容除皱。由于其毒性非常强,被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列入毒性药品管理。在治疗过程中,注射医师是否专业、注射部位是否精确到位、药品浓度是否配置合理、注射器是否存在污染以及被注射者的个体差异等,都可能会使注射结果发生严重偏差,甚至致人死亡。
而另一种常用药品玻尿酸,在医学整容中,主要将其注射入皮肤组织,起到填充皮肤体积和活化皮肤的作用。由于玻尿酸一般提取自生物源,在生产过程中极易滋生细菌等微生物,生产、包装和医疗过程中如果达不到必要的卫生条件,就会产生重大隐患,极易在使用过程中造成被注射者细菌感染,有毁容的风险。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美容整形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在手术前一定要对机构资质、医生资质及药品情况等进行核实。同时,不要轻信网络代购所发的广告宣传,盲目选择所谓的进口美容药品。一旦市民发现有企业或个人违法违规生产、销售医疗美容药品,应当及时向食药监部门反映或立即报警。 (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