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 要在“化”字上多下功夫
□苏报评论员 吴湘人
要在“化”字上下功夫,除了环境硬件、管理软件需要融合,干部的管理水平、百姓的文明素养等等,更是需要“化”的重点、难点。
截至去年底,全市城镇职工社会保障覆盖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率保持在99%以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社保逐步并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均等化,苏州城乡一体化经验,对全国而言,无疑是一个成功的样本。
放眼苏州,在空间形态上,城乡有别,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园区更像园区;而在社会形态上,实现城乡一体,使广大农村既能保持优美的田园风光和鱼米之乡的特色,又能享受到高度发达的现代城市文明。这是苏州以往的经验。
不过,如果回头看,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消化”不良的现象。据《苏州日报》报道,太仓将用3年时间补齐被撤并镇(管理区)发展短板,今年5.3亿投向174个整治提升项目,这应当就是在“化”字上下功夫,为当
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挖掘潜力。
伴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撤乡并镇是一种必然。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被撤并镇(管理区)仍存在规划布局相对滞后、公共服务能力薄弱、功能定位不明确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城不城、乡不乡,发展动能弱化,经济社会停滞不前,群众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侵蚀着城乡一体化的成果。此种现象,除了太仓,在苏州其他区域同样也或多或少地存在。
要消除此种现象,就是在城乡一体化的“化”字上下功夫。太仓正在做的是:“加快规划编制、加强环境整治、完善基础设施、节约集约用地、提升公共服务、健全长效机制、彰显个性特色、探索创新实践等八个方面工作,瞄准的是13个被撤并镇(管理区)环境优化、设施配套、服务完善、管理有序、发展持续”的目标。
城里城外一个样,是城乡一体化最为直观的体验。在苏州市区,再次改造后“颜值”
大增的人民路南延北伸,一路通达。但如果留意观察,就不难发现,出了某个路段、进入某些区域,感官上的差异化就会“跳”出来,哪里是城乡接合部一望可知。这同样也应当是“化”字功夫不够的缘故吧。
城乡一体化要在“化”字上下功夫,除了环境硬件、管理软件需要融合,干部的管理水平、百姓的文明素养等等,更是需要“化”的重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