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何以不吃“闭门羹”?
□肖平
把爱传递得更远、更到位,如何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如何建立起对志愿者的评价激励机制,这都是当下应该加强的着力点。
上门做好事,要么敲不开门,要么被质疑为骗子,满腔热情遭遇冷遇,这是不少志愿者的尴尬。
细探究,冷遇并非没有缘由。毕竟志愿服务需要的是你情我愿。如果服务方式生硬单一,被服务的人群会觉得难以理解或者接受;又或者服务内容不是被服务者需要的,对被服务者来说,这样的热心与其说是帮忙,不如说是一份麻烦甚至打扰。每年的寒暑假,社区里最常见的就是一批又一批志愿者,可以帮忙打扫卫生、帮老人理发聊天等等,但尴尬的是,“玻璃擦了一遍又一遍”“老人们的头发都来不及长”,这样的服务不要也罢。
志愿服务,仅凭着古道热肠是远远不够的。要让被服务人群消除戒心,不能缺少的是要学一学沟通技巧,尤其是对于社区志愿服务而言,会沟通,事半功倍,反之亦然。如果一片热心让被服务的人群感到是莫名其妙的,那么,吃个“闭门羹”又何足为奇?更进一步,志愿服务要能提供一些居民受欢迎的服务。
多年来,社区里最受欢迎的是修理小家电等服务,这都充分说明,志愿服务需要的是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现有的志愿力量还需要做足做强。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志愿服务要想走得长远,既需要社会成员高尚情怀的积累,也需要专业能力的支撑。尽管今天的生活里活跃着许多志愿者,他们的付出完全发自道德约束,并不期望得到任何报酬或认可。但依靠道德力量的传帮带毕竟有限,要汇聚起更多的社会正能量,把爱传递得更远、更到位,如何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如何建立起对志愿者的评价激励机制,这都是当下应该加强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