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出方便 “堵”出干净
□本报记者 徐盛兵
“现在好了,既不吵闹,也不会脏得连脚都插不进。”前天中午,沙溪古镇东门街居民郭根兰说起门前的“马路市场”被取缔就直竖大拇指,“尽管现在买菜多跑几步路,但换来了古镇的宁静。”
在古镇居民的眼中,这个“马路市场”带来的便利其实是有限的。“整个东门街大概750米,向东的尽头就是沙东农贸市场,买菜的话,稍微走走就到了,但这马路市场一直以来给古镇的管理和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沙溪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刘浩告诉记者,他们经常接到举报,因此对这段马路市场可谓深恶痛绝。
据了解,这个“马路市场”从2014年6月开始逐渐兴起。当年,老浦南农贸市场搬迁、老二中菜农疏导点被取缔,原有的菜农、菜贩转移到新浦南菜场继续经营。但是,由于新浦南菜场人流量不大、交易量偏小,菜农、菜贩又转移到东门街经营。由于没有摊位费等支出,加上大多是农民自产自销,蔬菜的价格又便宜,买菜的居民就越来越多。慢慢的,摊位也越来越多,最多时达到100多个。“最多的时候甚至摆到了姚泾路。”刘浩说,这些摊位的存在不仅给周边住户的出行、休息带来极大不便,还导致东门街卫生状况恶劣。此外,由于东门街与沙溪老街相连,对游客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沙溪镇综合执法局对东门街进行过几次整治。2015年卫生镇复查期间,增派20多名队员于凌晨4时多值守取缔,但只控制了一个星期,这种现象就死灰复燃;去年“百日行动”期间,再次准备取缔这些摊位,由于部分居民反对,因而允许其继续作为疏导点存在,并规定了早市的截止时间为8时30分,但摊主总是超时经营,不服管控。
郭根兰告诉记者,那两年,每天凌晨2时多,菜农、菜贩就开始占道抢位子,有时为了位子的好坏还大吵大闹,哪里还能睡得着觉;到了上午要散场的时候,遍地都是菜叶、鱼鳞等垃圾,下水道都被堵过好几回。对马路市场不满的不仅仅是郭根兰,秦阿婆同样感慨良多,“这个马路市场就应该规范起来”。
群众的呼声就是城市管理的方向,而大部分居民的配合最为关键。沙溪镇综合执法局为此进行了更加周密的筹划:“疏”和“堵”相结合。前期,经过协调,沙溪沙东、浦南、印北3个农贸市场各增设30多个菜农临时摊位,让东门街的菜农有地方可去。今年2月24日起,沙溪镇综合执法局开始对东门街摊主作宣传动员工作,并发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2月27日将这些摊位正式取缔。当天,执法队员从凌晨4时开始,到达东门街,清理摊位,并劝离想要进入的菜农、菜贩。经过3天的连续执法,菜农、菜贩有了新地方去,当地居民也到市场买菜了。至此,东门街马路市场的取缔工作取得初步成果。
“我们将继续看好马路的出入口,做好解释劝导工作。”刘浩说。而郭根兰的感受是,“这终于像个古镇的样子了,觉嘛也好睡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