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学更多中国传统技艺”
绣娘手把手教同学们学做花边版“杯垫”。 □记者 商中尧 摄
苏报讯(驻常熟首席记者 商中尧)“我喜欢常熟花边!”来自英国的世界联合学院(中国·常熟)(以下简称“常熟UWC”)学生盖伦激动地用中文说。5月2日晚,在常熟UWC体育中心,民盟常熟花边传习基地的6位绣娘现场手把手地教该校中国文化项目课程组的学生们做常熟花边。130名中外学子两个多小时一直沉浸在首次做花边的兴奋中。活动结束时,盖伦开心地告诉老师和同学们:“我今天学会了最难的一种花边针法!”
当晚6时30分,当中外学子走进体育中心,看到展示在台上的近百款常熟花边创新作品和常熟花边针法集锦时个个惊讶不已。同学们小心翼翼地触摸着新颖别致的贝壳包、手机袋、化妆镜、胸针等花边新品,爱不释手。民盟盟员、常熟市中学高级教师谢燕月在教中外学子做常熟花边前,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配合着图文视频向学生们扼要地介绍了常熟花边的前世今生,让同学们领略到了常熟花边的精致典雅、精彩纷呈与曾经的辉煌。
由于参加此次中国文化项目课程组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和英国、印度等国家,孩子们几乎从来没有摸过针线。于是,谢燕月和5位绣娘教同学们从穿针引线开始,手把手地与同学们一起做起了常熟花边版“杯垫”。“杯垫”虽小,也有切针、打子、环针和扣针四种针法,需要从一针一线绣起。由于同学比较多,第一课时便分了7个小组。曾到民盟常熟花边传习基地学习过的“常熟UWC”教师蒋娴萍当晚也与绣娘们一起,将自己学到的花边基本技艺“现学现卖”传授给同学们。
常熟花边是手捏雕绣,不同于其他刺绣,不用绷架。虽然当晚学习的是常熟花边基本技法,但同学们都饶有兴趣地跟着老师像模像样、一针一线做着花边。其中,盖伦同学是最认真的一位,他一边看一边跟着老师学做。从扣针开始,盖伦小心地捏着针线沿着印在布上的图案做起来,一节课的时间不是太长,盖伦却学会了四种针法中最难的切针。他高兴地表示,“我对中国传统的文化很感兴趣,尤其是像今天的这种花边技法。虽然是第一次听说、看到,但很想尝试,我想尽可能多的学习中国传统的技艺。”
据常熟UWC中国文化项目课程组负责人马骅老师介绍,由于目前在校的400多名学生来自99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因此学校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与常熟当地社区间的文化交流互动,希望以此来引导学生更快的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花边对于常熟来说,既是舶来品,又糅合进了江南水乡风情以彰显中国元素。今晚的学做花边活动高度契合了常熟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和地方文化特色,同时也是我们开展中国文化项目课程的一次很好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