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学生,与社会的最后一公里咋走
就业,能够让社会交往延展,让生存能力强化,让人在有用和有为中获得存在的价值和尊严,所以,走上社会、融入社会,即便是对特教孩子,也是人生中一种不可或缺的一步。
进入五月,又一个毕业季即将来临。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毕业意味着成长和收获,总是伴随着满满的喜悦。然而,在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毕业却意味着更艰难的挑战。走出了学校的保护伞之后,他们如何生存、如何自立?特教学生的“学后”安置是个迫切又棘手的难题,不过再难,也需要去面对和解决。特教孩子本身就属于弱势中的弱势,他们的生存状况,对这个群体的关爱程度直接代表了政府的社会兜底能力,这种人文关怀和制度关怀诠释的就是民生理念。
应该说,政府为特教事业投入很多,特教学生能在学校完成基本的教育,于家长和学校而言,他们的进步和成长有目共睹,而且是令人欣慰,但是毕业之后如何对接社会让家长陷入了悲观:毕业后没去处,只能“关”在家里,不仅增加了家庭的负担,由于缺乏社会化交往和锻炼,在学校学的各种能力也会退化。就业,能够让社会交往延展,让生存能力强化,让人在有用和有为中获得存在的价值和尊严,所以,走上社会、融入社会,即便是对特教孩子,也是人生中一种不可或缺的一步。
显然,从学校到社会的最后一公里,特教学生走得有些艰难。这个问题怎么来解决?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特教学生本身对接社会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做好做足社会对接特教学生的准备。个别人、个别企业的爱心救助只能作为一种补充,需要建立一个常态的、多元的支持体系或保障机制。企业为什么不接受特教学生?他们的顾忌在哪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豁免为什么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哪些行业哪些岗位完全可以提供匹配的就业机会?这些都需要好好调查研究,找到问题的症结点和未来可以突破的关键点。
特教学生,小众,但是小人物的故事体现的是大民生,折射的是大民心。打通他们从学校到社会的最后一公里,就是把他们权益关注到末梢。不仅让他们成长,而且让他们可以自食其力,这恰恰是对制度救助最好最大的反馈或回报。
□杨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