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载体为苏州发展注入源动能
□苏报记者 陆晓华
至2016年,我市已与238所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建成各类政产学研联合体1870个。
我市已立项的866名姑苏领军人才中,211人有高校、科研院所工作经历,占比达24.3%。
目前,全市共有创业投资机构312家,管理的资金 规模达到1196亿元,继续保持在全省的领先地位。
每年引进建设30家左右符合苏州产业需求、具有苏州新型模式的新型研发机构;
每年布局新建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5家,合作共建产学研联合体200个;
2017年,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力争达到90%左右,有效建有率力争达到80%左右。
今年7月1日,江苏冶金技术研究院揭牌暨合作项目签约在张家港市举行,这个由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张家港市政府、沙钢集团、永钢集团等多方共建的新型研发平台,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服务、第三方检测、人才培养于一体,将对冶金行业的转型升级发挥示范作用。
江苏冶金技术研究院是我市推动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至2016年,我市已与238所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建成各类政产学研联合体1870个。今天,中国江苏·大院大所合作对接会暨第六届产学研合作成果洽谈会在南京举行。明天,“大院大所苏州行”活动启动,众多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大咖”云集苏州,一批创新载体项目举行签约和揭牌,将持续为我市科技创新注入源动能。
关键词:发力
94个产学研创新载体布局苏州
各地,共筑提升发展创新源
翻开苏州市产学研创新载体名录,共有94个建成并运行的各类载体机构名单,分布在苏州10个县(市)区板块。共建对象都大有来头,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名字赫然在列。以中科院为例,我市与中科院合作共建的科技创新载体达21家,占中科院在全国布局总数的20%。在国际科技合作领域,继利物浦大学、杜克大学来苏合作办学,新国大苏州研究院、洛加大苏州研究院、牛津大学—苏州先进研究中心、哈佛大学韦茨创新中心等一批国际科技合作载体也花落苏州。 这些顶尖高校、科研院所何以纷纷相中苏州、布局苏州?苏州产学研创新载体建设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为破解本土科技创新资源相对匮乏的难题,从“星期六工程师”到“姑苏领军人才”,从企业自发借助“外脑”到院地、校地共建创新载体,苏州的产学研合作逐渐发展、壮大。大院大所,合作创新发展,成为苏州科技和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
据市科技局科技合作与交流处负责人介绍,2003年中国科技大学苏州研究院在独墅湖高教区设立运作,拉开了苏州大院大所合作的序幕。“苏州缺少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创新源,人才基础相对薄弱,于是积极抢抓机遇,开展与知名高校合作。”但作为大院大所合作的第一阶段,还是以办学为主,引进高校、培养人才,并从政策上对培养出的研究生给予奖励,逐步吸引了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一批高校来苏办学,为苏州打响了教育品牌高地、储备了人才基础,对之后创新载体建设、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06年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进入筹备阶段,也意味着苏州大院大所合作发展进入第二阶段,2009年该所进入正常运转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我市全力引进苏州医工所等一批创新载体。主要是为了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双方都有内生需求,地方也有,科研院所和高校也有,这波浪潮一直延续到现在。
现在大院大所合作发展到第三阶段,国家层面上,从过去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转为跟跑、并跑甚至某些行业领跑。这个时候全新的载体出现了,如,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在苏州建立了9个分院。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13年12月,是省政府直属的新型研发机构,着力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环节,为江苏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产业技术。
关键词:裂变
高层次载体吸引更多高端人才
集结苏州,带动产业创新发展
2011年3月,清华大学与苏州市政府签署共建“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合作协议,同年7月研究院正式登记成立,之后分别在苏州吴江区和相城区设立了吴江分院和相城分院,致力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服务。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力争未来在苏州形成高端人才会聚、高科技企业云集、高端服务业繁荣、科技金融市场活跃的中国汽车“硅谷”。2016年,清华苏州汽研院的产值已超过20亿元。
市科技局科技合作与交流处负责人表示,我市与大院大所的深度合作,在苏州这片创新创业沃土上不断开花结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创新载体的引进,助推苏州树立城市品牌,帮助苏州建立一张新的名片,即“创新天堂,创业苏州”。很多载体在苏州尝试了与地方合作的“第一桶金”。同时,催生了集聚效应,正因为有了这么多高层次载体,才吸引了更多的海归、国家“千人计划”等高端人才来苏创新创业。
数据显示,我市已立项的866名姑苏领军人才中,211人有高校、科研院所工作经历,占比达24.3%。苏州纳米所落户苏州十年来,已集聚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6名,累计引进培育了3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纳米技术公共平台服务企业超过1000家,培训人员达1.4万人次,有力地支撑了苏州纳米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载体的引进带动了苏州新兴产业的发展,纳米所助推了苏州纳米产业发展,医工所则助力我市医疗器械产业壮大,还有昆山的小核酸产业,吴中、相城、昆山、吴江等地的机器人产业,这些全新产业都是通过这些平台和载体从无到有集聚起来。清华大学的“高铁智能客服系统”、北京大学的“高温陶瓷材料过滤除尘技术”、浙江大学的“光电产业关键支撑材料研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高速机器人智能化包装成套设备”,以及与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合作的“国产高性能多核处理器的产业化应用”等项目,都推动合作企业取得了突破,优化了苏州产业结构,提升了产业层次。“十二五”以来,苏州市与高校院所开展的合作项目达13566项,项目总经费超过260亿元,有力地推动了苏州全市产业转型升级。
此外,产学研合作与科技金融的结合,打通了苏州创新创业的源头,引进了创新发展的活水。苏州通过创新科技投入机制,有效发挥金融杠杆作用,形成了“一库、一池、一平台”的科技金融新模式。目前,全市共有创业投资机构312家,管理的资金规模达到1196亿元,继续保持在全省的领先地位。科技金融资本的介入,为产学研合作解决了资金难题,有力助推了合作的深入,提升了合作效益。
关键词:加速
每年将引进建设30家左右新型研发机构,构建苏州特色创新发展源动能
最近一段时间,除江苏冶金技术研究院揭牌外,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苏州研究院、北大分子工程苏南研究院、江苏中科育成科技服务中心等一批创新载体相继成立或启动建设,包括在本次“大院大所苏州行”活动中将签约揭牌的项目,苏州的创新载体建设进入了“加速期“。
推动创新载体建设,苏州还推出了创新政策“大礼包”。“3+1”政策文件中的《关于打造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若干措施》提出,要加快建设各类高水平创新载体,大力建设新型科研机构,高层次载体高效的科研服务体系。
这不是“口号”,而是政府拿出“真金白银”来推动。如,争取国家实验室、国家大科学工程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苏州。推进国家在苏州布局建设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新建的国家级科研机构给予不低于5000万元的重点支持;对国家级科研院所、重点高等院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重大创新载体在苏州建立独立研发机构、分支机构的,给予最高500万元的支持;对特别重大的研发机构建设,可按“一事一议”方式给予特别支持。鼓励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发起设立专业性、公益性、开放性的新型研发机构,对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对国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在苏州建立研发机构的,优先安排建设用地等。
今年初,苏州出台的实施创新发展十项重点工程中,第一项工程就是“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工程”,一个明确目标是,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进一步完善全市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布局,各类创新载体数量、规模和服务能力处于全省领先地位。每年引进建设30家左右符合苏州产业需求、具有苏州新型模式的新型研发机构;每年布局新建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5家,合作共建产学研联合体200个;2017年,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力争达到90%左右,有效建有率力争达到80%左右。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市将加强战略性规划,把全市各级各类产学研合作载体这些“珍珠”串起来,加强院地、校地沟通协调,推动苏州——清华大学专项等创新合作模式深入开展,通过创新载体建设,更好地为全市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