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变市民的身份转变,要改变的不仅是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更关键的是其思想观念 和行为模式的调整。应当让动迁小区本身就成为农民变市民的一个好载体、一所好学校。
从明年1月起,高新区计划用两年时间,对全区64个老旧动迁小区存在的道路设施、管线、绿化、河道、公共设施、改造新建停车设施等9个方面突出问题,实施综合改造提升,从而让这些老旧动迁小区旧貌换“新颜”。
动迁小区是一种民间称呼,通常指的是被征地或房屋被征收的农民集中居住小区。随着城市化、新型城镇化的进程,苏州的很多农民的身份发生变化——由农民变成市民。不过,农民搬进动迁小区,仅仅是变成市民的开始。因为,农民变市民的身份转变,要改变的不仅是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更关键的是其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调整。
从老旧动迁小区所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来看,既有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所带来的问题,也有“市民化”程度不够引发的问题。譬如,失地农民通常会经历一段迷茫期,不知道不种田了之后该做什么,常常把打麻将当成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又如,刚进小区的时候,很多居民舍不得丢弃用了多年的农具,将其堆在楼道里、小区空地上,影响了小区的通行和环境;再如,把见缝插针的种地习惯带进了小区,在公共绿地上开辟了菜园子 ;至于车库出租,也是老观念作祟的原因,认为自己的房子自己就应当做主……
凡此种种,都足以说明动迁小区要想真正换“新颜”,一方面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配套水平,敞开城市的胸怀融合已经变成市民的农民。通过让动迁小区的建设水平与其他居民小区看齐,来增加动迁小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融入度。另一方面,“小区生活环境质量,三分建、七分管。”关键还是在提高日常管理、长效管理水平上。从已有的成功经验来看,农民变市民的“幸福密码”,总的来说,就是通过完善保障强化服务、积极引导提升素质,帮助农民融入城市生活中,真正变成市民,实现生活富裕、精神富有。而具体怎么做,则需要因地制宜。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形成各具特色的管理机制,肯定是大方向。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期待高新区老旧动迁小区换“新颜”,是由内而外的,高水平、高质量的。让动迁小区本身就成为农民变市民的一个好载体、一所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