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姑苏区沧浪新城文化站,每天都能听到悠扬的音乐,看到优雅的舞姿。这是因为草根文艺团队在这里排练表演、交流切磋,沧浪新城也为这些草根文艺团队提供了繁荣生长的沃土。2017年11月,辖区心音艺术模特队受2017年红丝带健康中国峰会邀请,送去了原汁原味的苏州旗袍秀,受到红丝带健康中国峰会的高度赞扬,也受到了香港人民的欢迎。
目前,沧浪新城拥有像心音艺术模特队这样的草根群文团队150多个,经常举办戏曲、评弹、歌咏等各类活动。其中,每个社区都有2-3个成熟的、常态化活动的文体团队。沧浪新城党工委副书记李静表示,他们以“亲水吴门”主题活动为抓手,立足自身优势,整合辖区资源,有力推进文化事业的稳步发展。
构建文化服务网络
每月下旬,在沧浪新城文化站一楼的活动室中,都能听到一阵阵悠扬的评弹和一句句原汁原味的苏州话,这是文化站为辖区居民提供的免费欣赏评弹的固定活动。家住友联二村的葛春平经常来这里听评弹,“我平时比较喜欢听听说书唱唱戏。知道家门口这边的文化站有免费演出,我就过来听,有五六年了。”
为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沧浪新城不仅建立了综合文化站,还在每个社区成立集多功能厅、排练厅、老年文体活动室、电子阅览室、图书室和养老服务站等于一体的综合文体活动中心。沧浪新城文化站工作人员赵亚芳说:“2016年已有7个社区通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验收,2017年上报的7个社区也即将迎来验收,计划到2020年将全部完成社区标准化建设。”
沧浪新城还重点打造了“三个一”特色文化阵地:友联文化科普公园被苏州市文广新局命名为苏州市第一批文化示范广场;四季晶华社区影院被苏州市文广新局命名为第一批“苏州市数字电影公益放映固定点”;友联公园内的“文化方舱”,是苏州市图书馆建设在姑苏区的第一批文化方舱。同时,新城依托姜昆艺术馆、杭鸣时粉画艺术馆、姑苏城外美术馆、极地科普馆、公共交通科普馆等文化阵地资源,开展名人书法、绘画、摄影展等活动,让辖区居民群众免费参观,满
足居民群众对高端文化的需求。
打造特色民俗文化
辖区青年小徐和苏派鸟笼结缘,源自一次在友联文化公园的非遗文化展览。作为参观者,他对制作精良的苏派鸟笼产生浓厚兴趣,并在活动中认识了苏派鸟笼制作大师颜虎金。在对方的指导下,小徐利用业余时间收集关于鸟笼的资料,学习苏派鸟笼的制作。小徐说:“看到这些精细巧妙的鸟笼就爱不释手,制作起来更是停不下来,我还要继续学习和钻研这门技艺。”
沧浪新城目前共有7个非遗项目:苏派鸟笼制作技艺、游石湖习俗、苏州漆器制作技艺、刮绒画制作技艺、太湖窑陶瓷制作技艺、制扇细拉花技艺和苏州剪(刻)纸。为了让非遗文化能够走进居民的日常生活,让居民能自发了解、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开展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和体验的实践活动,邀请非遗传人颜虎金、唐撰雄、倪虎和吴葆翔等,向辖区居民介绍了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由来以及制作工艺,并针对青少年开展多场示范教学活动。
同时,沧浪新城还注重传统节庆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他们结合游石湖习俗的非遗项目和新郭村、渔家村等具有浓郁民俗风味的文化实事项目,深挖中秋民俗文化,打造中秋民俗文化节系列活动,形成街道特有的民俗节庆品牌活动。这些“最苏州”的活动,不仅加强了新老苏州人的交流和融合,同时展现了吴地中秋文化,让传统民俗得以更好地传承。
市民大舞台展才艺
2017年,沧浪新城开展了4期群众性文化活动——市民大舞台,来自辖区29个社区的草根文艺骨干精心策划演出,为辖区居民献上了一场文化盛宴。四季晶华社区居民文艺骨干曹妹说:“之前我们团队基本就是练练玩玩的,现在市民大舞台给了我们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这一年来,我们努力排练,希望能将自己最好的成果展示给大家。”
沧浪新城深化“文化惠民”的理念,贴合居民需求,加大经费投入和扶持力度,引入专业社会组织,指导成立了友三夕阳红歌舞队、“乐哉新康”歌咏队,新城社区老年女子街舞队等一系列群众文化团队。同时开设书法、绘画等教学班,举办戏曲、评弹、歌咏等各类活动200多场,极大丰富了辖区群众的文化生活。
文化站工作人员赵亚芳表示:“文化站的排练场地,每个时段都有安排,我们还把每个社区的服务场地拿出来,供居民活动。同时,邀请市级区级的专家,对我们的文艺团队提供专业的艺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