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是现代金融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的重要使命。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里,苏州保险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保费规模逐年攀升,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稳步增长,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有效加强了苏州百姓个人和企事业单位的财产安全、人身安全保障,赔款和给付也呈增长趋势,在服务社会治理、民生保障和经济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至11月苏州全市保费收入已达610亿元,全年有望突破660亿元。
服务地方社会治理
助力化解社会矛盾
过去一年,苏州保险业准确把握各方需求,深度发展责任险,在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校园安全、医患纠纷、法律执行、环境污染、社会治安等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主动发力,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通过市场化、专业化的优势实现社会风险管理,为辅助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提供了各类保险保障。安全生产责任险在事故风险较高的企业中全面推行,校责险、医责险、旅责险等持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推行初见成效,执行悬赏保险促使一大批“老赖”主动履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解决环境管理难题的有效途径,不仅能减轻企业的赔偿压力、降低风险,也能降低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资金需求。苏州是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试点城市,从2010年正式实施至今,企业对环责险的了解和认可不断提升,越来越多涉及化工、热电、电路板生产、污染物处理等生产过程中易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投保环责险,全市400多家企业投保、保额约6亿元。与此同时,为了从根本上减少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隐患,相关保险公司还主动深入承保企业开展风险查勘,防范生产过程中与环境相关的每一个环节上可能发生的隐患。
近年来,电梯伤人、困人的事故报道时常见诸报端。苏州在用电梯数量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一,电梯运行安全和维保质量面临巨大压力,电梯责任险从2015年起正式在苏州试点推行,在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等多方共同推进下,去年苏州电梯责任险进一步扩大了覆盖范围,全市近4万台电梯购买了安全责任险,市区各大医院实现了电梯安全责任保险基本覆盖。承保电梯安全责任险的商保公司作为电梯运行风险的监控方,主动参与、加强电梯维保质量的日常监督,进一步提高电梯运行安全保障。
苏州的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多,为了让更多车主享受便利,进一步缩小车驾管服务半径,去年我市连续开出两家警险合作模式下的车驾管便民服务点,便民服务点开进位于CBD 核心区的保险公司门店,市民可以就近办理车辆“六年免检”年检、违章查询服务、驾驶证补换等业务。此外,为改善交通治安情况,降低保险消费者理赔成本,保险行业协会与交警部门合作,积极完善道路交通事故保险理赔服务中心布局,目前全市七家服务中心每天处理事故定损车500多辆,极大提高了车险理赔服务效率。
开拓新领域提供新保障
优质服务撑牢民生保护伞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强烈,对保险及其服务品质的需求也日益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在过去的一年里,苏州保险行业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水平,捧出了一大批优质的民生保险产品及增值服务,以满足苏州百姓多层次的保险需求。
苏州是全国最早开办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城市之一,农业保险让农民告别了靠天吃饭的历史,有效增强了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目前苏州共有37项政策性农业保险,去年有33项在保,其中既有国家级和省级的标准化农险,也有根据苏州地方农业特色专门开发的险种。去年,我市商业保险公司在全省创新推出了多项直接以气象指数为理赔依据的气象指数保险,面向大闸蟹、葡萄、池塘水产、露地蔬菜等种植养殖农户,在夏天的高温、多雨季节中为农户撑起一把保护伞,全市1万多亩农田参保,300多万元赔付款为农民弥补了收益损失。
苏州老龄化趋势严重,商业保险如何保障和服务老年群体是一个长期引发关注的话题。由苏州民政部门牵头、政府出资统一采购的三项“惠老保险”,包含了老年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及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综合责任险,为老年人及其家庭减少、弥补因意外伤害带来的经济损失,有效降低养老服务组织的责任风险,实现了养老服务体系商业保险的全覆盖,每年全市100多万老年人享受着这一惠民保障。数据显示,2017年度,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人身意外伤害险完成赔付8055件、赔款1713万元,养老机构及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综合责任险赔付140笔、赔款120万元。
从去年10月起,苏州同样是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正式开始受理长期护理险的申请,这是一项为长期失能人士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日常医疗护理服务的社会保险。苏州的长护险实现了医保人口全覆盖,参保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城乡居民都能享受,由专业机构评定失能级别,入住护理机构的重度和中度失能人员分别可享受每天26元、20元的生活护理费用补贴,医疗护理费用仍可享受医保报销。试行仅3个月,已有3000多人通过评估定级开始享受长护险待遇。
行业自律持续加强
促进保险市场健康发展
2017年是保险行业风险防控的关键之年,也是保险回归本源的转型之年。根据保监会系列文件提出的各项任务和要求,苏州市保险行业协会积极主动发挥行业自律作用,重新梳理、修订自律公约,开展专项检查,治乱象、防风险,促进苏州保险市场健康发展。
销售时是否存在误导是保险行业引发投诉、争议的主要问题,保监会发布的《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从去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要求保险公司对保险销售过程的关键环节进行现场录音、录像,在日后发生纠纷时进行可回溯管理。相比保监会的“双录”规定仅针对部分保险产品,苏州版的“双录”规定不仅早已施行,覆盖范围也更大。此前的“苏州版”双录规定保证了苏州地区销售的一年期以上新型人身保险产品中89.02%的保单有投保影像可回溯,促使人身险销售误导类信访投诉同比下降92%。去年11月22日,苏州市保险行业协会再次制定了《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工作指引》,进一步提标“双录”要求,将“双录”覆盖范围扩大到人身保险公司通过个人代理销售保险期间超过一年的人身保险产品。
保险业快速发展,保险欺诈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损害了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大了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苏州保险业一直注重反保险欺诈工作,不仅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反保险欺诈工作站,去年苏州市保险行业协会还与公安经侦部门合作,建立起保险大数据研判平台,警保联动、及时筛查、精准打击。去年一年我市破获了20起骗保案,57人被抓捕归案,涉案金额超过200万元,案件数和归案人数均创下了历年新高。2017年12月,全国保险业2017年车险反欺诈暨“安宁行动”工作交流会在苏州召开,以警保合作为基础的反保险欺诈工作机制“苏州模式”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将作为先进典型向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