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农挑水经过“田头”。挑着水桶或是粪桶对他们来说驾轻就熟。
对于一个干了一辈子农活的人,要让他们舍弃与泥土的关联,那是一件困难的事。在金阊新城白洋湾街道,有着众多农民出身的村民,他们对于土地的眷恋,是真挚的,也是炙热的。
陆泉梅,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现在虽然已经搬迁至藕巷新村美丽而整洁的安置小区,但是,在她的车库内,仍旧保留着锄头、镰刀、粪桶之类的农具。用她的话说,这些东西永远不能扔掉,如果扔掉,那就是忘本。在金阊新城辖区,像陆泉梅这样的老农民还有很多,他们几乎都保留着一件到几件不等的农具,因为这些农具上,有他们流过的汗水,有他们难以割舍的情感。
陆泉梅家的车库,至今还保留着各种农具
尽管已经搬进了崭新的小区,但扛着锄头外出干农活的景象还能时常看到。
五一前,金色里程社区牵头,组织老农民“重返”田地的行动,受到了大家的欢迎。陆泉梅、周根兴、陈菊珍等一批老农首先参与其中。苏州市蔬菜研究所也积极响应,给老农们腾出了一片“自留地”,让他们在田地间足足过了一把瘾。
老农们集体在苏州市蔬菜研究所大棚内劳作过瘾
老农们集聚在一起向蔬菜研究工程师董建明(中)讨教现代大棚种植技术。
近日,“新城”8位老农扛着锄头、挑着粪桶、背着农药箱来到了这片“自留地”。他们除草、翻地、播种,种起了空心菜。66岁的吴美媛动作依旧娴熟,翻土、撒种、浇水轮番上阵,样样精通。她种的空心菜一行六棵,整齐划一就像刀刻一般。她说,种田是她的老本行,就像骑自行车,只要学会了,就一辈子不会忘记。曾今的那些岁月,虽然艰苦,但是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一种甜蜜。当你再没有田地耕作时,你真的会很失落,那种心情很难言语。
老农们在大棚内种植空心菜
已经76岁的周根兴(右)正背起农药桶
陈菊珍说,种田的苦只有庄稼人才知晓。记得农忙时,每天凌晨4点就起床,5点到田地,8点去村办企业上工,傍晚5点下班又直接到地头,直至晚上七八点才回家。那时,感受到的就是辛苦。而如今,这种感觉已经荡然无存,每次下乡看到菜地里那绿油油的庄稼,心里就特别痒痒,就想着如果家里还有一块自留地,那该多好。
重新种上了菜,老农们心里甭提多开心了
对土地的眷恋,是吴美媛和陈菊珍这一代人共同的感受。社区开辟的“自留地过瘾”行动,缓解了他们的心瘾,解决了辖区内开荒种地的乱象。(记者 张健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