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可 实习生 陈兆帅 文/摄
轻轻擦拭着眼前的“红木乌篷船”,张红根眼里满是欢喜。他和徒弟龚利耗时八个月创作的“红木竹节乌篷船”昨日正式完工。船身长139厘米,底座50厘米高,这是迄今为止张红根原创作品中最大型的红木竹节摆件。
红木极易折断制作时几经失败
张红根是苏州姑苏区红木竹节雕刻非遗传承人,家住平江街道官渎社区。从15岁开始接触竹节搭件,这门手艺已经跟了他半个世纪,经他手的大大小小红木工艺制品数不胜数。
昨日,记者来到张红根家,新作“红木乌篷船”就摆放在客厅里。眼前的这艘红木乌篷船栩栩如生,除了等比例缩小外,与真实的乌篷船相差无几。细节处理得也十分精妙,船舱的每块船板都可以灵活揭开。红木“竹篾”编织而成的船篷卡在船沿,船上搁着两支桨,活灵活现。
张红根透露,自己动手创作前,特地带着徒弟龚利赶赴绍兴瓜渚湖实地观察。过去八个月,张红根和徒弟龚利每天窝在工作室九十个小时。这件作品耗费250多斤红木料,平时仅够做一张方桌的原料,却在张红根手里“幻化”为一条精致的红木乌篷船。
船篷由深浅不一的暗红色“竹篾”编织而成,此“竹篾”并非普通的竹片,而是用锉刀锉出的竹片状红木条。几十条“竹篾”被一条一条编织起来,形成5个拱形船篷。船篷堪称整条乌篷船的精髓之处。红木不具备竹条的韧劲,稍微弯折一下就会断裂。张红根和龚利利用电烘枪将红木条烘热以增加韧性,然后“趁热打铁”进行编织。“温度降下来,红木条又会变得脆弱,有一条断掉就前功尽弃了,之前编好的部分也就成了废料,所以必须一气呵成。”对他们来说,制作船篷也是整件作品最耗时的地方。
船体深浅不一泛着红光,肉眼看不到任何接缝。“接合的部分是用钉子钉起来的,用锉刀把小木钉一点一点锉出来,再用砂纸将表面打磨光滑,做出来的乌篷船不容易晃动,非常扎实。
家里成了小型红木博物馆
享受构思、创作这一过程
走进张红根的书房,三面陈列架上摆放着各种极具艺术气息的红木小件。鸟笼、马车、戏船、太师椅、提盘篮……俨然一个小型红木博物馆。其中,“红木竹节轿子”得过苏州工艺美术精品展精品银奖,轿骨、轿窗、轿帘都是仿竹节造型,栩栩如生。另一件“红木竹节戏船”斩获国家级工艺类精品大奖。张红根回忆,此前“戏船”在园区博览中心展出,一位老人见了不以为意“普通竹子搭成的船有什么工艺价值“……当他将“戏船”交到老人手中,对方接过后手一沉,才发现竹节状的“戏船”由红木雕刻而成,瞬间被张红根精湛的技艺折服。
有广东老板曾出12万想要买下“红木竹节轿子”,被张红根婉拒。之所以不卖,是因为这些作品不单是他堪称姑苏一绝的红木竹节雕刻手法的精华,更倾注了他和徒儿们的心血,他舍不得。“一件作品的构思、创作是我觉得最刺激、最迷人的过程。”这种对红木雕刻的痴迷和享受,支撑着张红根一路坚持。
“红木痴人”誓与竹节雕刻
一直“杠”下去
环顾张红根的家,除了粉刷好的墙面,几乎没什么装修陈设。电视柜上摆着“新欢”乌篷船,生生把电视机挤走了。与传统大家印象中的红木商人相比,张红根的家朴素至极,饭桌、椅子、茶几、电视柜都出自他之手。“一般都在工作室待着,这里就是我晚上回来睡觉的地方,没必要那么讲究。”张红根很平淡。
很多看过张红根作品的人,提起他的手艺都赞不绝口,但拜师学艺却乏人问津。有的人嫌过程枯燥太耗时间,一件作品创作周期得好几年,耐不住寂寞;有的人觉得红木小件市场不大,挣不了大钱。所以这些年,张红根只收了为数不多5个徒弟。为了让自己的竹节雕刻手艺得以传承,张红根常常带着作品出入博览会和文化节,进行展出。
“今年63岁了,还想继续做下去。接下来想做个更大的(摆件),至于做什么,还没想好”。张红根端起手边的茶抿了一口,这个跟红木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非遗传人,誓与红木竹节雕刻一直“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