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吴涛
两周前,杭州志愿军老战士蔡殿英为寻找65年未曾谋面的老战友施光礼而寻求本报帮助(本报7月20日A05版曾有报道),记者因此结识今年92岁的施光礼。告别军旅多年,老人军人风采不减,精神健旺,言谈爽利。
少年从军,施光礼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战火中,从一个地道的农民成长为一个英勇战士。1950年,是他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从一个扛枪的步兵,奉调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刚刚能拉起飞机,便直接上了抗美援朝战场。生与死的考验,逼迫他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和空中指挥员。八一建军节来临,本报记者再次走进施老家中,听他追忆那段峥嵘岁月。
少年从军
战火中一路走来
昨天见到施光礼时,他高兴地告诉记者,7月21日,本报报道刊登的第二天,蔡殿英就从杭州坐高铁来看他了。65年未曾相见的老战友一见面感慨万千,整整聊了一上午。“老蔡托我感谢《姑苏晚报》,帮他圆了一个65年的梦。”老友见面,聊不完的当年。
施光礼是江苏靖江市东兴镇人,参军前是一名地道的农民。日伪的欺压,让他16岁时就不得不放下锄头,从地方民兵到后来成为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1949年,施光礼已经是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某部的一名基层指挥员了。
解放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施光礼也随军不断南下。他回忆,1949年渡江前夕,部队驻扎在长江边上。连队里北方人多,很多战士没见过大江大河,很害怕。“我从小生长在江边,水性好,所以,我就鼓励战士们不要怕水,并亲自教他们学游泳。”有不少解放军战士在施光礼的指导下克服了恐水心理。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空军,空军,急需空军!施光礼第一批被选中加入新成立的志愿军空军。从一个几乎没见过飞机的步兵,迅速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选中他,也许只是因为他年轻。
抗美援朝
空战中的老兵“新战士”
从陆军转到空军,施光礼既要学理论又要学操作,对文化程度不高的他来说只有硬啃一条路。施光礼说,他们战场上的对手美军飞行员,很多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飞行时间长,作战经验丰富,和日本、德国空军都交过手。而志愿军空军大部分飞行员就是和他一样刚刚学开飞机、飞行时间不到100个小时的新人。“谁也没想到,就是我们这样一支队伍,在与敌人王牌飞行员的空中较量中丝毫没有畏惧,让敌人领教了中国空军的厉害!”施光礼说。
抗美援朝中令施光礼印象最深的记忆,是一次飞过三八线的空战。这次空战中,施光礼紧紧锁定了一架美军F-51野马式螺旋桨战斗轰炸机,美军飞行员充分利用自己飞机性能特点,企图借地形的掩护摆脱追击。“螺旋桨战斗轰炸机速度慢,转弯半径小;我的米格-15是喷气机,速度快。这个家伙狡猾得很,一直利用这速度差降低高度在山沟里钻向南飞行,让我难以瞄准。这种F-51专门对地攻击,我们志愿军和人民军地面部队称他们是‘空中强盗’,我下定决心非要击落他不可!”施光礼在无线电中大喊:打不掉你,老子就不是施“光礼!”
就这样,他一直紧盯敌机不放。甚至已经飞越三八线了,他还是没有舍弃,最终消灭了这个“空中强盗”。“打不掉你,老子就不是施光礼!”这句话也成为他所在部队人人皆知的豪言壮语。回忆起这段作战时的情景,老人至今记忆犹新,言语间透露着一种霸气。
在整个抗美援朝空中作战中,施光礼共击落敌机4架,被誉为“霸气冲天的空中英雄”。“与强大的敌人作战,一定要有股拼劲,没有这个精神的话,是不行的。”施光礼说。
建军节
向新一代的空军战友敬礼
上世纪80年代,施光礼离休来到苏州定居,如今,他每天会坚持在小区院子锻炼,在家读读报纸、看看电视新闻,一家人其乐融融。
离开部队多年,施光礼依旧关注空军的发展,记者昨天采访时,特意送给他一架米格-15战斗机模型。“这是两门航炮、驾驶舱、副油箱……”拿着这架飞机模型,施光礼如数家珍般地介绍起各种零部件。“我们那时候驾驶的飞机都是苏联造的,性能还比较落后。这几年在报纸和电视上看到歼10、歼11、歼20……各种国产战机已经步入国际一流水准,军力强,国力强,我作为一名空军老战士,心里由衷地自豪。”“建军节到了,我向新一代的空军战友敬礼。”
记者采访时,刚好遇到施光礼的外孙来看望老人。他是一名民航飞行员,受到外公的影响,我从小就爱上了蓝天和“飞行。他和他的战友们在我心里很伟大,是一群值得敬佩的中国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