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叶永春
正要找工作,初来乍到苏州,还没分清东南西北呢,就有身穿便衣的“巡逻人员”找上来了。得知你要找工作后,“便衣”会很耐心地向你介绍苏州的概况,再指出一些常见的求职陷阱,免得你吃亏。遇到这么热情的“便衣”,很多人感动了,“便衣”给的建议,也有很多人采纳了。
于是,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有一个小伙子来苏州求职,他完全听信了“便衣”的话,去了指定的中介。结果,他交了一笔钱,竟稀里糊涂被带到了沭阳的厂里。
【疑问】
家门口“便衣”专盯求职人员
说起“便衣”,在影视剧里经常能看到。他们戴着耳机,时刻保持警惕,在人群中监视着不法分子的一举一动。日前,市民黄先生也见到了一些“便衣”:他们手里拿着对讲机,有时在路口站着,有时会走来走去,看到从外地来苏州求职的人,就立马上前“盘查”一番。如果只是这样,黄先生是不会在意的,让他觉得奇怪的是,不少与“便衣”交流过的求职者,最后被“黑电摩”给带走了。
黄先生家住姑苏区平四路铁路新三村,周边小旅馆众多,与苏州火车站只隔着一条河,是外来求职者的聚集地。每天一早,都会有求职者背着行李从这里出发。最近,求职者出现后,一些“便衣”也跟着现身了。
经过近两个月的观察,黄先生发现,这些“便衣”是一个固定的群体,他们手里都拿着对讲机,有时会戴胸牌,胸牌上只有“工作证”三个字。见到年龄20多岁、带行李的人,“便衣”会上前把人拦下来,要求对方出示身份证。在看身份证的时候,会问对方是不是找工作的。如果是找工作的,“便衣”会和对方聊上一会,在他们交流的时候,还会有“黑电摩”靠上来。很有可能,没几分钟,求职者就跟着“黑电摩”走了。
黄先生说,这些人拿着对讲机,又挂着“工作证”,对讲机里偶尔还会发出声响,给人的感觉他们是身穿便衣的执法人员,但据他观察,可以断定他们是黄牛,因为被“黑电摩”拉走的求职者中,有人曾回来找过他们,说自己受骗了。
【遭遇】
来苏州找工作却被拉到了宿迁沭阳
小陈就是受骗者之一。前不久,他和老乡从江西到苏州来找工作,两人坐的是晚上的火车,到苏州时已是第二天早上了,两人昏昏沉沉从火车站走出来。坐夜车是想省点钱,计划来苏州后先找到工作,好有个落脚点。
他记不清当天是不是来到了平四路,只记得在火车站附近,在与火车站只隔一条河的地方,遇到了“便衣”。“他说他是巡逻经过的,看上去像是便衣警察的样子。”第一次出来找工作,见到了“执法人员”,小陈和老乡当然规规矩矩了。见小陈和老乡略有惶恐,“便衣”就教训起了他们,说出门找工作当然是要脚踏实地,不要以为一下子就能找到工资高又轻松的岗位。
这些话,小陈觉得挺有道理,于是听了“便衣”的建议,来到了他指定的中介。中介说,他们是厂家直招的,是苏州高新区一家有名的电子企业。这家企业的名字,小陈可是听说过的,确实挺有名。于是他应聘了,不过在面试时,面试官要求他交纳押金、棉被钱等共计一千余元。
满怀希望,小陈和老乡交了钱,坐上了中介提供的大巴。本以为会去高新区的那家电子厂,却不料大巴在路上开了几个小时。等他们下车时,发现已经身在宿迁市沭阳县,俩人被安排进了沭阳的一家企业。中介还告诉他们,一定要做满7天,否则押金不退。他们坚持做了8天,8天后想要回这笔钱,中介却不肯退了。
最终,接到小陈投诉后,经相关部门介入,中介才退了大部分费用。
【调查】
“便衣”+“黑电摩”=威吓+洗脑
11月19日上午,在平四路,记者就遇到了“便衣”。这些“黑电摩”将求职的小伙送去了哪里?记者假装也是来苏求职的,也坐上了一辆“黑电摩”。
一路上,“黑电摩”开始了表演。“现在带你去的就是姑苏区的人才市场,这里还有厂家直招的。去电子厂的多,一个月四五千元包吃住,还交五险一金。”“黑电摩”还称自己就在电子厂上班,一个月五千元,不要太舒服,“两个月就能有一万元。”
在即将到达“人才市场”前,“黑电摩”还给记者打了“预防针”,“苏州的人才市场都很小的,小门面,不过都是正规的”。果然,“黑电摩”带记者来到的苏站路的这家“人才市场”很小,与常见的街边铺子差不多大,不过名头很大——“苏州市外企招聘部”。里面只有一名工作人员,记者的“入职面试表”才填写了一小半,他就等不及将表抽走开始面试了。记者没有身份证,没关系,只要肯干就行;没有电子厂工作经验,也没关系,只要肯干。不过,记者婉拒了这家“苏州市外企招聘部”的“好意”。临走时,记者看到,这家招聘部有个房间里堆满了棉被。
眼见应聘不成,“黑电摩”有点急:“你先干着呀,闲着半个月也要花钱是不是?哪怕先找个工作干着,半个月下来还能存点钱。”于是,“黑电摩”又带记者来到锦芳街的一家中介。记者认出,这家中介与求职者有过纠纷,去年就被本报曝光过。记者提出换一家。
“黑电摩”又带记者来到广济北路,这里还有一家“苏州人才招募”。这里的招聘流程与苏站路那家几乎一样,所说的直招单位也是高新区那家知名电子厂,如果同意应聘,那么就等着,会有大巴来接,不过还需准备体检费、棉被钱等。
高新区的这家电子厂,真有这么多直招机构?记者联系该企业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他说,他们和这些中介并没有关系,也不会让求职者购买棉被,企业有专门的部门直接负责招聘。
【整治】
严查“抢人大战”中的坑蒙拐骗
从“便衣”到“黑电摩”,再到所谓的“厂家直招”,这是一条充满了套路和花招的“人力资源供应链”。
苏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副支队长颜玉芳说,苏州对“黑中介”的查处力度一直在加大,每年春节后有“春风行动”开展专项整治。只不过几年下来,黑中介”的性质也在发生“改变,之前一般是指无证无照的职业介绍机构,如今随着很多企业出现缺工现象,“黑中介”更多指的是在“抢人大战”中发布虚假信息,甚至欺骗求职者的职业介绍机构。
颜玉芳说,如今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的企业缺工急需用人,只要中介有证有照,帮助企业招到工人,企业就会给中介一笔费用,有的工人上班满一定的时间,企业还会给中介返利。因此,有些中介为了抢到人,不择手段,最常见的是发布夸大的信息先拉人,再慢慢忽悠,导致承诺与实际不符,由此很容易产生纠纷;比较恶劣的,还不排除个别不法分子以骗钱为目的,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杜撰诱人的岗位,要求求职者支付服装费、押金、体检费等,骗到钱后就跑路。
颜玉芳介绍,针对这些情况,人社部门联合公安、工商、市容市政等部门开展的整治行动从未间断过。在去年一次较大的联合整治行动中,执法部门就出动了上千人次,取缔非法职业介绍活动285件,行政拘留91人,逮捕37人,还有人被法院判刑。在严厉打击的同时,苏州还建立了人力资源产业园、行业协会、失信惩戒机制、联动查处机制,在长效治理方面作了有效探索。
此外,颜玉芳认为,求职者也需提高鉴别能力,找工作最好去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比如人才市场,那里可以免费提供岗位;此外,也可去有证有照的正规职业中介。值得一提的是,正规的非公共职业中介在提供服务时,按照规定可以收取一定的服务费,但不可要求求职者支付押金等其他费用,更不可扣下求职者的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