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春眠不觉晓”,这个季节人们的睡眠质量一般比较好,然而,近日在解放军第904医院苏州院区(原第100医院)的心理门诊,却有不少人因为深受失眠困扰前来咨询。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健康睡眠的重要性。专家提醒,治疗睡眠障碍越早越好,持续失眠超过两周就一定要到医院寻求专业的帮助。
高管焦虑遭失眠困扰
宋毅是园区一家日企的经理,最近他失眠已经有半个多月了。吃褪黑素、睡前泡澡、喝点红酒……身心俱疲的他想了很多方法就是没调整过来。他说,上班后没精神也不想做事,工作效率急剧下降。本“以为把日程排得满满的,自己折腾到筋疲力尽总能睡着,没想到看着天花板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宋毅非常崩溃,每晚睡眠断断续续,只能睡4个小时左右,有几次通宵没睡。
经过详细问诊和检查后,该院心理咨询中心主治医师丁松柏认为,宋毅患有明显的睡眠障碍,而且背后潜藏着严重的焦虑症状。据了解,宋毅作为部门经理,工作压力比较大,自我要求非常高,内心矛盾和情绪波动的不断放大导致焦虑加重,从而引起严重的失眠。“这是典型的由于焦虑导致的失眠,除了要用一些抗焦虑的药之外,也要进行心理疏导。”丁松柏告诉记者,完美主义者一旦事情发展未达预期就会产生焦虑,建议宋毅服用少量的抗焦虑药物结合自我心理调整来改善症状。
睡眠好坏多受情绪主导
在解放军第904医院苏州院区的心理门诊,前来进行咨询的患者中失眠者占七成,而在春季更为明显,很多人会感叹“越困越睡不着”。
丁松柏介绍,春季人体代谢旺盛,机体内激素分泌不平衡,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刺激减弱,出现抑制状态,人体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自我适应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会引起人们认知、意志和行为的改变。此外,情绪对外界变化反应也比较敏感,很小的刺激也会引起情绪的很大波动,随着温度回升,人们很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精神疲倦、慵懒无力和烦躁冲动等情绪问题,而睡眠障碍大多是由情绪因素如兴奋、抑郁、紧张、焦虑、恐惧等干扰引起的,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失眠,其背后大多有压力过大、人际关系紧张、适应性障碍等带来的不良情绪。
“失眠者本身的体验是非常痛苦的,对睡眠的期望和现实的差距导致了越怕失眠越失眠。不良的自我暗示导致恶性循环,如不及时调整改善,不仅会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还会给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丁松柏说。
心理调节越早越好
丁松柏介绍,很多人只关注失眠问题本身,而忽略了从心理方面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
首先,对失眠要有充分的认识。偶尔出现失眠属正常现象,不必过于紧张,避免引起睡前焦虑。如果连续出现三天或更长时间的失眠,常常可能伴有抑郁或焦虑的情绪,这时候一定要找出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可能是压力所致,也可能是人际关系方面原因,要积极尽早消除,避免不良情绪放大。
其次,要保持日常规律不受季节转换和情绪的双重影响。要保持平稳的心态,避免情绪过度兴奋和低落。
再次,饮食起居要顺应时节。多吃时令蔬菜水果,均衡营养;少食刺激性食物,睡前不要抽烟和喝咖啡。作息时间要把握好,不要随意打乱;保持适度的运动习惯,但不要过度;根据气温及时增减衣服和床上被褥,提高人体舒适度。
丁松柏提醒,睡眠好坏是情绪的晴雨表,如果有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缺乏等通过自己努力仍无法调整、且超过两周的就一定要到医院寻求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