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8日),在昆山市张浦镇姜杭农业基地,“休耕稻田种草轮牧养鹅”的第二轮试验结果“出炉”,分析数据显示,肉鹅的增重率、经济效益,牧草产量、土壤固氮积肥能力均取得较好试验成果。按照一亩15只密度种草轮牧养鹅,不仅每亩可净增收600元,休耕稻田还获得植物固氮和增加土壤肥力的益处,可谓一举多得。近两年来经过两轮试验,这一技术模式即将向全市更多休耕农田推广。
走进姜杭农业基地,连片的农田正处于休耕期,农田里种植了各种草本植物,届时将作为绿肥还田。田边的建有围网和鸭舍,这里还是稻鸭共作的试点。基地北端,有19.7亩规模的休耕农田显得很特别,种植的草本植物与其它休耕农田不同,田中间还另搭了7个简易棚舍,一群群鹅悠闲地在觅食吃草,鹅肥草壮,一派生态盎然的景象。
昆山市畜牧兽医站研究员杨建生介绍,他们今年进行的是“休耕稻田种草轮牧养鹅”第二轮试验,“休耕稻田种草轮牧养鹅”这种技术模式是指利用秋后休耕稻田种植一季牧草、牧草用于轮牧养殖肉鹅的种养结合模式,“鹅粪和剩余牧草可以肥田,防止土壤板结、增加土壤肥力。同时,生态养殖的肉鹅还具有较好经济价值,可以增加亩均产出。”
第一轮试验从2017年10月份启动,结合农田休耕政策的实施,在稻鸭共作基础上,利用休耕期,种草轮牧养鹅。试验主要是测试牧草轮牧养鹅的最佳密度,以同时达到牧鹅和增加土壤肥力的双重效果。首轮试验,分别测试了10只/亩、15只/亩、20只/亩的三种养鹅密度和种植黑麦草轮牧效果,2017年10月中旬播撒黑麦草种子,2018年2月26日,雏鹅进场,试验于当年5月7日结束,得出了不同养殖密度下的肉鹅增重率和黑麦草踩踏率。同时,首批商品鹅上市销售,市场反响良好。“一只70日龄肉鹅可以达到3.5公斤左右,大约可以卖到80元,去除饲料等成本,一只鹅可以净赚40元,一亩田如果养15只鹅,每亩养鹅净收益600元。”姜杭农业基地负责人唐青青说。
第二轮试验从2018年10月份启动,主要是测试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混播最佳比例。将19.7亩稻田分成7个试验田块,考虑到黑麦草固氮效果差,增加了箭舌豌豆和苕子两种豆科牧草,与禾本科黑麦草进行不同比例混播。2019年2月雏鹅进场,3月19日按照每亩15只的密度,将296只鹅分成7个组,放到7块试验田,进入正式养殖试验。白天试验鹅从鹅舍出来自由采食牧草,下午工作人员再补喂一次全价饲料,保证试验鹅食物充足营养全面,每隔一周左右轮流到另外轮牧小区采食牧草。试验结果显示,混播牧草,能在天气多变下稳定保证鲜草量,肉鹅增重率比单独种黑麦草平均高出10个百分点,且箭舌豌豆和苕子的固氮效率明显。
杨建生说,试验结束后,肉鹅将上市,土地将进行翻耕,为接下来的水稻种植做准备。前不久,昆山市农技推广中心和昆山市畜牧兽医站均组织了该市各区镇农服中心和畜牧兽医站负责人,以及耕地轮作休耕负责人、稻鸭共作大户前往姜杭基地参观,准备今年水稻秋收后向种植大户推广休耕稻田种草轮牧养鹅模式。
苏州市畜牧兽医站站长盛水兴介绍,2017年下半年,我市出台相关政策,在稻麦周年两熟区域实行季节性轮作休耕,以生态休耕或轮作养地作物替代小麦种植,同时采取保护性耕作措施,计划全市用4-5年轮作休耕一遍。“在休耕期探索种草轮牧养鹅模式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昆山试点成熟后,也将向全市推广,为循环生态养殖提供新模式,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苏报融媒记者 陆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