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从“老有所养”向“老有善养”转变,是一个历史动态的进程。
苏州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之一,老龄化的严峻形势推动了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苏州养老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特别是遍布城乡的“日间照料中心”,不仅起步早、覆盖广,而且标准高、服务优。具体来说,如今的“日间照料中心”,这种居民家门口的养老服务,早已不是“管顿饭”那么简单的了,而是从健康老人的助餐、助娱乐逐步转型到半失能老人的照料、康复、精神关爱等。
正因为苏州的养老服务“走在前”,所以遇到的新问题往往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拷贝,必须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探新路。比如,居家养老是居民最喜欢的养老形式,但这种形式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诸多实际问题,亟须社会化服务跟进“补漏”。于是,在2008年苏州就探索互联网+的形式,推出了“虚拟养老院”的模式,弥补居家养老的种种不足。经过持续完善,苏州的“虚拟养老院”实现了采取信息化闭环管理、专业化标准操作、市场化实体运行,让在家老人享受人性化关怀和机构化管理,成为了一种比较成熟的、适合推广的养老服务模式。
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应当是苏州养老服务的又一种新探索、新实践。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群众对养老服务也有了很多新期待,医疗卫生如何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就是其中的难点、痛点、堵点。社区的资源有限,人力物力财力不足,姑苏区从实际出发,以街道为单位,探索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较好地找到了美好愿望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目前,姑苏区首家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吴门桥街道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已正式建成。该中心位于劳动西路,依托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内设六个临床科室和药械科、医学检验科、康复医学科等专业科室,可为老年人提供24小时的全周期医护服务,实现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
养老服务业既是关乎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也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随着居民收入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和养老观念更新,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因此,探新路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社会、与市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政府托底、兜底不等于是大包大揽。否则,事业也好,产业也罢,都会由于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受到拖累。比如,高标准的优质服务如果都是免费的或廉价的,那么凭啥吸引高素质、高层次人才源源不断加入?又靠什么来形成良性循环?基于此,姑苏区在探新路之初就明确了“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思路,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以“公建民营”的形式,一方面有效扩大普惠性养老服务供给“载体”,切实为老年人送温暖、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养老服务中心可持续发展,行稳致远。
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从“老有所养”向“老有善养”转变,是一个历史动态的进程。既然苏州养老服务“走在前”,那么理应继续发扬“基层首创”精神,作出更多新探索、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