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结束啦,很多人都外出“放风”了一把,不过毕竟还在疫情期间,不少人还是选择继续宅在家里。可宅家里时间多了,这“疫情后遗症”也就来了。小编从苏州市眼视光医院了解到,这个“五一”小长假来看眼睛的病患尤其多,五天假期的门诊量同比去年同时间段增加25.3%,其中就不乏用眼过度的患者。
7岁的静静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医院就诊,妈妈告诉牛燕主任,在此次的“超长寒假”中,静静的近视度数竟然一下子增加了100多度!
“孩子去年体检时视力0.8,年底曾检查过大约有100度近视,但不影响上课,我们就没当回事儿。这几个月在家上网课,静静说有时候看电脑看久了眼睛就不舒服,所以就赶紧带她来看,没想到孩子竟然一只眼225度,另一只眼200度了,真是揪心。”妈妈这样介绍道。
牛主任表示,三个月增加100多度,增幅确实是比较快。从静静的眼轴检查发现,她的双眼眼轴数据是25.34和25.18,比同龄的正常不近视的孩子的眼轴要长很多。正常成人的眼轴常规是24mm,而近视的人眼轴每增长1mm,近视度数就会增加约300度。
疫情期间,除了在家上网课,静静平时还要学习英语、阅读、钢琴等课程,当然这些课程也全部以线上课的方式进行。再加上静静又是一个特别爱看书、喜静不喜动的小姑娘,整整两个月都没有出门,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又缺少户外运动等因素叠加,造成了视力的急速下降。
孩子正发育,眼睛需要特别爱护,但成年人也不能大意哦。近日,医院门诊就来了一位年轻的英语老师,本身就有900度左右的近视,再加上疫情期间用眼过度,她首先出现了眼前飘浮物,继而出现视力下降伴局部遮挡感,最终导致视网膜脱落!
医生介绍,这位患者需要进行视网膜复位手术,才能挽救视力。所以在此也要提醒小伙伴们:
居家期间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切忌用眼过度,以免导致眼部疾病的发生!
不只是眼睛吃不消,疫情影响之下,因为不规律的饮食和作息,运动减少,很多人还出现体重增长的趋势,进而选择突击锻炼想恢复体能和体重,但殊不知这样的改变有一定危险性!
市民小李(化名)就因为胖了10斤,最近开始决定减肥,每天都要在健身房待上三四个小时。在连续高强度运动了五天之后的一个晚上,小李感觉腿部剧痛难忍,甚至在小便时还出现了酱油色尿!小李这才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第二天一早就在朋友的陪同下来到苏州市立医院北区就诊。
根据进一步的检查结果,医生告诉小李,他这是横纹肌溶解症的典型症状表现。
横纹肌溶解症又称肌肉溶解症,是一种由于外界过量刺激,导致肌肉组织缺血缺氧,肌肉整体系统出现崩溃,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容物如肌红蛋白、肌酸激酶等漏出。
最常见的症状是局部或全身性肌肉酸痛,尿液呈酱油色,主要是因为尿液中含有大量肌红蛋白。像小李这样横纹肌溶解的患者致病原因很简单,就是过度运动导致的。
通过及时治疗,第二天小李尿液颜色就恢复正常,肌酸激酶指标下降。目前,小李的肝肾功能、肌酶已降至正常,肌肉酸痛感也消失,顺利康复出院。
苏州市立医院北区肾内科主任陈强提醒,肌肉溶解是健身不当最大的危害之一,如果不及时发现并就医治疗,严重的话会导致急性肾功能不全,甚至需要血液透析。此外,运动后还要注意增加饮水量预防脱水,补充人体损失的电解质。
而除了横纹肌溶解的危险,长久不运动突然锻炼还可能会造成运动损伤,例如应力性骨折。
这几天,长沙市中医医院就陆续接诊了 7 例 " 应力性骨折 " 患者 ,这 7 名患者有一个共同点——都是 14~15 岁的青少年。应力性骨折又称疲劳性骨折或积累性劳损,应力性骨折好发于特定人群,以足部承重较多的运动员、入伍新兵及舞蹈演员等多见。高强度重复性的机械运动往往容易诱发应力性骨折。
医生解释,活动量加大或强度增加太快也是导致应力性骨折的一大风险。疫情期间,全民响应国家号召 " 宅家抗疫 ",以往 " 天地任我遨游 " 的 " 神兽 " 们能参与的体育锻炼有限,返校后,突然增大的运动量让这些骨密度和强度并未发育完全的青少年们 " 不堪重负 ",容易导致应力性骨折的发生。
除了孩子们,成年人也要注意。小编从苏州市立医院北区了解到,这段时间医院的运动康复门诊的患者较疫情期间确实有所增加。
运动医学中心首席专家郝跃峰提醒大家:
在运动健身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一方面要适当控制饮食,另一方面也要控制运动的量,切不可操之过急,千万不能因为错误的运动方式损害了身体健康,这样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