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水云阔,一江碧水万古流。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依江而建、因江而兴,因江而美,长江之滨风景如画,沿江岸线绿意尽染。长江常州段岸线总长度25.8公里,这里曾经“化工围江”现象突出,是全省沿江城市中长江岸线最短、功能布局最全、化工企业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常州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是使命更是担当。
沿江化工企业整治有“破”也有“立”,随着企业腾退、安全关闭、生态修复等工作纵深推进,常州逐渐摸索出一套创新的方式方法。细微之处,蝶变悄然发生。
“破”瓶颈:成功完成联合验收
常州加快沿江落后化工产能腾退、开展“江边森林”和“滨水生态景观长廊”建设,着力破解化工围江,打造常州样板,用绿色铺就常州长江大保护最美底色,逐渐实现沿江“生产锈带”到“生态秀带”转变。截至目前,常州滨开区已签约关停沿江化工企业45家,沿江1公里范围内所有化工生产企业已全部“清零”,其中28家已完成拆除,4家已经完成联合检查验收。
3月初,凌尔兰、胜杰、德科、常京四家关闭腾退化工企业联合检查验收会议召开,新北区经发局、人社局、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公安分局、生态环境局等常州国家高新区长江大保护指挥部相关成员单位、安全环保行业专家和长江大保护指挥部各工作组都参加了会议,多部门联动保障联合验收。这次“标志性”的会议,代表着从化工企业关闭签约腾退到安全拆除再到联合检查验收全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拆除方案一企一策”“拆除过程五方联动”“拆除进度日报周督”“联合验收五个到位”等化工企业关闭腾退全流程闭环的“常州经验”和“常州模式”。
“立”标准:创新探索常州模式
行走在长江沿线,记者切身感受到常州破解“化工围江”的决心和力度。这里曾是一家常州本土的化工企业——常州凌尔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本着沿江一公里范围内“应拆尽拆、应绿尽绿”的原则,去年凌尔兰环保科技主动关停腾退,2020年5月正式签订关闭腾退协议,2020年6月启动拆除,同年8月全面完成拆除,拆除过程中政府委托第三方公司进行全过程监管,确保拆除工作安全有序。该公司于今年3月顺利通过联合检查验收,完成彻底腾退。当记者再次来到原凌尔兰地块,感受到的是绿草如茵的蓬勃生机。
“拆除方案都是一企一策,凌尔兰一家企业就累积了上百份资料,这背后是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和工作组挂图作战、倒排节点,以日保周、以周保月,才能推进腾退企业加速完成验收。”常州国家高新区长江大保护指挥部动迁腾退组组长高建强说,“在拆除过程中,我们形成化工企业、拆除公司、属地政府、职能部门和第三方监管单位‘五方联动’工作机制,守牢安全底线,确保企业腾退全程安全可控、规范有序。”
一家企业能成功验收可不容易,要做到“五个到位”,包括职工安置到位、设备设施拆除处置到位、有毒有害物质消除到位、土壤调查管控修复到位、权证注销到位。根据凌尔兰土壤调查报告显示,厂区地块不属于污染地块,满足建设用地二类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在联合验收过程中,地下水质和土壤的检测至关重要。”常州国家高新区长江大保护指挥部监督管理组组长吴网根说道。
随着越来越多的腾退企业关闭拆除,常州滨开区率先制定腾退标准、补偿政策,配套出台化工企业安全腾退制度体系,探索建立专家评估、方案设计、拆解施工、污染治理、土壤修复等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制度体系。常州高新区党工委委员、新北区委常委、滨江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胥亚伟指出,“要进一步细化关闭腾退化工企业员工安置方案验收流程,完善地下建(构)筑物处置情况,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进行土壤、地下水采样布点,确保关闭腾退工作规范有序”。
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只为一江春水向东流。常州滨开区正积极探索转型发展、生态建设、安全环保监管等方面的新路径,推动重点企业转型升级,成立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联盟,编制包含四大类450余条细则的《化工企业对标一流规范导则》,6家企业已签订三年高质量发展协议;制定化工企业安全拆除、土壤管控实施规范,委托常州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研究院编制《化工企业安全关闭现场监督管理服务规范》等2项地方标准,形成推动长江经济带沿江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常州经验、常州模式、常州标准。
“优”发展:做好治理后半篇章
有了好生态,还要有好生计。腾退化工企业的同时,常州滨开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六稳六保”任务,有力有序有效做好转型升级企业稳岗扩岗和沿江低质低效腾退企业员工再就业工作。去年以来,共开展腾退企业员工再就业培训80余场,专场招聘60余次,3000余人获得新的就业岗位。
化工企业减量之后,产业结构怎么调?对此,常州滨开区在做好“企业腾退、低端产能”减法的同时,做好“高端产业、绿色产业”的加法,明确“新材料、新医药”两条主线,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重点招引培育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创新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被誉为“黑色黄金”的碳纤维,是航天航空等高端装备减重增强的理想材料。位于常州高新区“东方碳谷”的中简科技,在公司创始人杨永岗的带领下,实现了高性能碳纤维制备的国产化。中简科技、新阳科技、德国朗盛、合全药业等一批优质项目逐渐形成产业链条,进一步提高沿江区域发展“含新量”。常州滨开区还不断加大培育新兴产业力度,全方位强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将产业调整与长江生态提升融合发展。
望湿地芦苇成荫,看江豚水中腾跃,常州正全力守护一江清水,不断创新探索新模式新方法,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再现“一江清水、两岸葱绿”之景。(王芷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