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菱
5月1日,苏州协同上海举办的“五五购物节”正式启动。对此,苏州的态度是显而易见的。一上马,苏州就释放出了构建“上半年五五,下半年双十二”两大消费品牌格局的决心,利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导向始终不动摇。
“五五”这个词传递出的信息也非常具象且有趣,五五折、五五开、五五分,“全城打折季”的指向不言自明。而另一层意思,紧扣长三角一体化和“沪苏同城化”这一主线,强化沪苏联动、板块同步、政企携手、同频共振,“五五”指的是沪苏双城在资本、项目、科研、教育等对接合作基础上,拉近双城生活的一种你侬我侬的内在情感流动。
逛一逛苏州园林和博物馆,听一曲苏州昆曲和评弹,金鸡湖、李公堤、淮海街兜一圈,工业风的老街道上打卡创意园……苏式生活的温婉、丰满以及多元令人羡慕。“五五购物节”来了,苏式生活又“上新”了。
最近,苏州首批“24小时影院”和第一家“汽车影院”来了。
如今,“夜经济”已经成为衡量城市经济开放度、活跃度的重要指标。被誉为“地表最强地级市”的苏州,在GDP跨过2万亿之后,如何培育夜经济、夜文化、夜生活,不仅仅是苏州人,全国都在看向苏州。因为,这里涌动着一片消费蓝海。
难道夜生活就只能是啤酒和小龙虾吗?“24小时影院”和“汽车影院”,对苏州来说,是一次机遇。以电影市场作为新的刺激点,对苏州来说可能是合适的。一方面,影院经历了疫情影响后,急需开放更多消费空间,并且寻找一种新的促消费方式;另一方面,轰轰烈烈的乡村振兴以及“旅游+”产业融合,需要更有内涵以及更有话题性、聚光度的产品长期入驻。
但面对“24小时影院”和“汽车影院”的常态化运作,苏州还需要回答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如何精准地对接需求?首先是,对接夜间经营的安全监管。其次,是对接观众的观影需求。什么样的群体会走进“24小时影院”和“汽车影院”,什么样的电影适合在零点后播放,潜在消费群体需要什么样的电影以及周边服务,这都是“24小时影院”最需要关切的市场增长点。可以设想到的是,当跨零点场电影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随之而来的,将是对夜经济增长的全面拉动。超市、夜宵、剧本杀、市集,可能会进入新的营业模式。
第二个问题:如何进行个性化运作?此次入选苏州首批“24小时影院”的观前街大光明影城,前身可以追溯到始建于1926年的大东游艺场,老牌子影城天生拥有消费者情感倾斜,但在设备设施上又存在短板。如何通过一座老影院照见一座城市的电影历史,甚至是文化历史,让影城真正成为一个电影文化坐标,是需要影院积极回应和运作的问题。并且,每一个影院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化回答。
第三个问题:如何进行品牌化延展?上海的国际电影节拥有大批的粉丝,粉丝们涌入上海,形成迅猛消费力。那么苏州怎么办?是否在电影文化品牌的打造上再次联动上海,或者新造一个电影文化品牌,是值得苏州考虑的问题。苏州已然成为众多影视剧的取景地,苏州文化、苏州元素可以拉拢更多的影视资源,让电影市场成为苏州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也是一个极好的方向。
那么,开了“24小时影院”的苏州,对此有没有野心呢?拭目以待!